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遗钩 长白浩歌子
释义

遗 钩

[清]长白浩歌子

京师有逻卒[1] 高二者,性嗜酒,醉则仗一白梃[2] ,行歌于巷,以其端有铁,坚锐下曲,状如重乔[3] 之矛,谓之曰“钩”,夜巡者恃以捕盗之具也。一夕,夜甚深,高二又酕醄[4] ,持钩出。过一家,灯犹未烬,谛观之,则某人之室,新婚未久也。二心偶动,属耳于垣[5] ,闻妇与夫语,其声甚低,而狎昵之状可想,二不觉大动,筹思无可与者,遂悒怏而前。

旋见一人蠕蠕然行来,甚蹇缓[6] 。迫视之,衣装约略可辨,妇人也。窃意深夜独行,必非良家,似犹可挑。乃尾之,径入一巷,有荜门[7] ,甚低矮,妇即侧身入。二犹不敢肆,屏息伺之。俄闻群儿嬉戏声,见妇皆依依孺慕[8] ,似无壮夫,心乃安。窥有短垣,因逾焉。妇即叱问伊谁?二乃倚钩于壁,突入其室曰:“高二也。”妇惊询曰:“以钩来乎?”二笑曰:“钩诚有之,已植于墙下矣。”妇乃巧笑承迎,若不峻拒,惟曰:“稚子辈未免扰攘,请君与妾升此屋。”二欣然从之。既登,果甚平坦。妇即解衣先卧,二抚其肌,绝丰腻。而近就之,若抱瓮,若拥肿,颇不可耐。然在饥渴之殷者,殊不计此也。为欢良久,甚惬素心,而宿酲未醒。遽拥之酣睡。

及寤,似有人语曰:“此高二哥之物也,胡为乎在此?”又有人怒曰:“此偷儿欲盗予之小豝[9] ,故以钩致之,岂高二哥而亦为此?”既而哗曰:“是果高二哥矣!未见其人,反见其衣矣!”二乃大骇,张目,则旭日满天,己身卧于人家圈上,盖豢豕之牢也。俯而窥之,有彘母,大且百斤,齁然假寐于墙角,己之钩实在焉。不觉大惊,而身无寸缕,羞涩不胜。幸衣犹在侧,取著之,赧然而下。

初,主人见其为二,且形状如狂,亦愕然,呼而与语。其侪[10] 二人,亦先在,争诘之。二实内诈,不能言,惟语主人曰:“是豕老矣,不烹之,将为妖。”众始悟其与豕为好,不禁大笑。二竟不顾其钩,匆遽而遁。翌日,主人果烹此豕。二梦前妇欣欣而来,谓之曰:“赖君片言解脱,今得转轮为人矣!”二惊觉,始举以告人。闻之者,莫不捧腹也。

外史氏曰:“盂野之歌曰:‘既定尔娄猪,盍归我艾豭’[11] ,二既以身为艾豭,则娄猪不难定矣。第恨主人,当时误从一言,径投之鼎镬。不然,子朝方来,南子未老,其所生又必有异矣。惜哉!”

——《萤窗异草》


【赏析】

高二不过是个逻卒,根本说不上什么官,却可以凭此身份胡作非为,乃至奸淫妇女。

高二的好色,给了母猪精以可乘之机。一个是有意栽花,想借此达到“转轮为人”的目的;一个是无心插柳,只是因“内诈”而将母猪精“片言解脱”。其实,“得人好处,与人消灾”,也是有传统的。许多并非“人类”的变成“人”,都是因为主事者得到了这样那样的好处。高二行为的后果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有必然的因素在内。

搞不懂的,似乎只有外史氏,他还在那里责怪主人不该误听高二的话,把母猪精煮了吃。他眼巴巴地指望高二与母猪精的“异种”出世呢!其实,在他那个世界里,“异种”怪胎绝不算少,又何必在乎“这一个”?

(全岳春)

注 释

[1].逻卒:巡逻的士兵。

[2].梃:棍,棒。

[3].乔:矛柄靠近矛头结缨的地方。

[4].酕醄:大醉的样子。

[5].属耳于垣:把耳朵贴在墙上。

[6].蹇缓:行动迟缓的样子。

[7].荜门:用竹、树枝编成的门。

[8].孺慕:这里是形容“群儿”深心爱慕其母。

[9].小豝:小母猪。

[10].侪:辈、类。

[11].“盂野之歌”句:盂,邑名。《左传·定公十四年》说,宋公子朝原与南子私通,后来南子为卫灵公妻,深受宠幸。卫灵公又为南子召见公子朝。这年,卫灵公世子蒯聩将把盂地献给齐国,经过宋国郊野时,听到野人在唱歌:“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蒯聩听了,深以为耻。原文是“野人歌之曰”,野人,指宋国郊野之人,这里作盂野,误。娄猪,母猪,比喻淫乱的女子,指南子。艾豭:大公猪,指子朝。下文则用子朝代指高二,南子代指成了精的母猪。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