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鬼乖乖 袁枚
释义

鬼 乖 乖

[清]袁 枚

金陵葛某,嗜酒而豪,逢人必狎侮之。清明与友四五人游雨花台,台旁有败棺,露见红裙。同人戏曰:“汝逢人必狎,敢狎此棺中物乎?”葛笑曰:“何妨!”往棺前,以手招曰:“乖乖吃酒!”如是者再,群客服其胆,大笑而散。

葛暮归家,背有黑影尾之,声啾啾曰:“乖乖吃酒!”葛知为鬼,虑避之则气先馁,乃向后招呼曰:“鬼乖乖随我来!”径往酒店,上楼,置一酒壶,两杯,向黑影酬劝。旁人无所见,疑有痴疾,听其所为。共饮良久,乃脱帽置几上,谓黑影曰:“我下楼小便,即来奉陪。”黑影者首肯之,葛急趋出归家。

酒保见客去遗帽,遂窃取之。是夕为鬼缠绕,口喃喃不绝,天明自缢。店主人笑曰:“认帽不认貌,乖乖不乖。”

——《子不语》


【赏析】

本篇叙葛某惹鬼缠身,幸以机智得脱的故事。故事寓恐怖的刺激于轻松谐谑之中。

鬼怪故事中的鬼,大部分是面目狰狞可怖的,有的先化成美女,后来再现出原形。那些故事中不怕鬼的人,总是一身正气,对鬼严阵以待,一旦鬼来了,便打点起精神,挥刀仗剑,战而胜之。也有出于好奇心对鬼窟狐薮索幽探胜的,真正与鬼接上手,大半也和上面所说的情景相同。当然这不包括蒲松龄的那些“多具人情”的花妖狐魅和人真诚相爱的故事,她们身上实在没有多少“鬼气”。《子不语》中的鬼,绝少美丽而善良的,但袁枚却总是倡导不怕鬼,所以上面那类故事特多。这篇《鬼乖乖》也并没有写鬼的可亲可爱,但与大多数故事比较,的确别具面目。

故事中的女鬼并未主动出来祟人,她是被亲昵地呼唤出来的。她出来之后,也未露出狞恶的样子,而是乖乖地随在人的后面讨酒吃,温顺可怜之态宛然。然而葛某和读者都不会忘记那雨花台旁的败棺和微露的红裙;眼前的她,又是一团神秘的黑影,发出的是“啾啾”的鬼声。这样令人毛发森然的形态和声音,却要来和你表示亲昵,是决难唤起人们的爱心的。尤其那一声“乖乖吃酒”,令人于不寒而栗的同时,还感到难堪的腻味。如以动物比拟,她不像老虎、狮子那样凶猛,而像一条阴冷的蛇。她后来是怎样害人的,其详细经过虽没有描写出来,但酒保自缢的结局,补足和完成了这个鬼魂的形象:不论它显得多么惹人怜惜,她毕竟是鬼,它的本质是害人的。

葛某在不怕鬼的人当中也性格独特,别是一类。他的狂放不是豁达和无畏,而是佻㒓与轻薄。他对着棺材狎昵地叫“乖乖”,不过是在向同伴逞能以博一笑而已。所以为鬼所缠乃是咎由自取。幸而他冷静机智,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骗过了女鬼。我们因他的脱险松了一口气,并且为人的智慧毕竟要比鬼强而感到欣慰,但我们也看到葛某只顾自己逃命却把危险留给了别人的后果。他不是制服鬼的英雄。

酒保之死给故事带来了几分残酷,但他贪小利造成的这个结局,使人对他不至产生太多的同情。这个故事尽管也有惊险,但仍是一出诙谐幽默的喜剧小品。结尾处店主用同音字(帽——貌)、一词多义(乖乖——可爱,乖——乖巧、聪明)的文字游戏方法所作的打趣,增添了故事的谐谑性和隽永的余味。

(姚品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