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城 隍
[清]蒲松龄
宋公讳焘,邑庠生[1] 。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2] 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3] 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4] ,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曰:“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5] 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6] 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幩,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聊斋志异》
【赏析】
城隍在古代被认为是守护城池的神道,后来道教将其引入自己的教派内容之中,借以丰富自己。可是世俗百姓对宗教派别的区分往往并不在心,故常称“城隍菩萨”。城隍的供奉之处不称观而称庙,由于烧香朝拜者众多,故而城隍庙周围往往商店、摊贩云集,市面兴旺,成为一个热闹去处。
蒲松龄生前仅中秀才,后来在科场中屡屡失意,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官场,怀才不遇的惆怅,耿耿于怀,在作品中常有表现。此篇描写“考城隍”的情景,一可见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信任和迷恋,二可见作者对阳世科举考场不公正的愤恨,于是以阴世的公正来讽刺和抨击阳世的不公正。
小说描述秀才宋焘因病卧床,忽然看到官府的小吏一手牵着白额马,一手拿着公文,请他去参加考试。宋焘虽卧病在床,竟勉力跟去,发现路径十分生疏,与平时出门走惯的路完全不同。壮丽的宫室内,坐着的十余位考官,除关羽外他全不认识。关羽是千余年前三国时代的名将,他死了这么多年,怎么能当考官?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宋焘与先来的另一位秀才并肩而坐,而考官出的题目与一般取自儒家经典著作中的试题不同,竟以“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为题。这样的考试场面和考题,令人费解,这又是一个悬念。两人的答卷,小说仅介绍宋焘文中的关键两句,这是作者用简略得当、突出重点的手法迅速推动情节的发展,尽快进入高潮,以充分有力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宋焘文中关键的两句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将考题中“有心无心”一语巧妙、有机地写入文中,而又具有深意。其前一句说,对有心为善,即对为为善而为善的人不予奖赏;后一句说,对无意中做了坏事的初犯者以教育规劝为主,而不加重罚。反过来说,也就是只奖赏那些不求报答而一心做好事的人,严惩那些知法犯法,故意作恶的罪犯和惯犯。这样的执法者既公正确当,又重视调查研究,在搞清“有心无心”的基础上给予有分寸的奖惩;既维护了应有的法制,又重视奖惩的教育作用,避免了奖惩不当、不教而诛的弊病,更杜绝了贪赃枉法、胡乱判案的黑暗腐败现象。宋焘的文章“诸神传赞不已”,马上宣布任命他为河南某地城隍,宋焘这才明白自己已死了,因为只有身处阴间才能担当此职。读至此,我们也就明白宋焘出门路径不熟,遇到的考官都未见识过,而其中竟有关羽在内的缘故。宋焘是个仁孝的读书人,他担忧七旬老母无人供养,自己还不想死。阴世的帝王可怜他的孝母之心,同意请别人顶职九年,待他老母去世后再来任职,让他生能尽孝,死再尽忠,做到忠孝两全。于是与他同考的那位秀才即长山张生奉命为他顶职九年。这样宋焘就可回乡回家重新做人了。张生与宋焘送别时赠诗一首,宋焘仅记得其中两句说:“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前句描写人世间的幸福生活,为阴世间所无;后句描摹阴世间的长夜景象,与阳世间不同,生动地刻画了两位秀才在阴阳界徘徊往复时既留连凡世,又无可奈何但对能摆脱尘世烦恼、逃避现世黑暗和不公的阴世不无神往的矛盾、复杂心理,读了令人心酸,而又感诗意浓郁,富于诗美。
在科学昌盛的今天,阴世和鬼魂已很少有人信了,但在旧时代,人们则是深信不疑的。这篇小说写得气氛逼真而又扑朔迷离,人们都极为赞赏作者高明的浪漫主义手法。但蒲松龄却认真地申明这是真人真事。《聊斋志异》手稿本第一句即申明宋焘是他的姊丈之祖,文末又强调宋焘原有自传,后因战乱被毁,而此文仅记其事之大略。于是这个故事便成了千古之谜,我们就先作为志怪文学的名作而细加品味吧。
(周锡山)
注 释
[1].邑庠生:邑,本县;庠(xiáng),学校;庠生,入学的秀才。
[2].力病:强支病体。
[3].关壮缪:指关羽,三国时蜀汉名将,死后追谥壮缪侯。后逐渐被神化,成为庙里供奉的“关帝”。
[4].城隍: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后世俗也称城隍菩萨,与佛教名称相混。
[5].摄篆:代掌印信,即代理官职。
[6].长山:旧县名,在今山东邹平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