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绘儿能啼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释义

绘儿能啼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毛绘,遂昌[1] 人,善画入神。常至曾山广仁院,其徒不之礼。入佛殿画一妇人乳一小儿于壁角而出。

遇夜有儿啼声,怪之。一日绘至,僧语及,绘笑曰:“若欲绝之甚易!”乃添乳入口,自此啼声遂止。

又在松阳[2] 南洲寺阁画帛道猷相。嘉祐[3] 中,待制[4] 龚原题诗其上云:“吾邑毛生者,画格妙入神。”侍郎周绾亦作诗赠之,其术亦不俗矣。


【赏析】

丹青难写是精神。

中国画家是讲究神似的。高超的画师都有一手不同于凡品的艺术技巧。本篇所写的宋朝浙江名画家毛绘,他的画作真可算是到达登峰造极的临界度了。你看,在佛殿白壁上,所描绘的妇女怀抱中的婴儿,因未能接触母乳,肚腹饥饿而啼哭不已。画能通神。在这里,它已经不是一壁形似的普通的线条画,而是含蕴有立体声、多色彩的神画了。

大概因为是将婴儿啼哭绘在佛寺,有些煞风景,或者说是不合时宜,如“上纲上线”,说它未免对我佛如来所居清净之地太不尊敬了。因此,后世也有好事者把此情此事,由佛寺之壁移植到花烛洞房的墙壁上,时间也由宋朝推迟了三百年,当然毛绘也得更改,换成了响当当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说是唐伯虎在浙江嘉兴参加朋友的婚礼,在闹新房时,于空壁上绘了一张与毛绘题材完全相同的画。旋因画中婴儿啼哭,引起新郎怀疑。结果当然仍是解铃还是系铃人,由唐伯虎在奶头尖添了一笔,让婴儿嘴能吮接着母乳,就不再啼哭了。但这幅活画就变成了死画。

此类逸事,见于正史野史,比比皆是。著名的如南梁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点睛,但点睛后龙却破壁腾空而去,仍留下一墙白壁;传说中的武昌黄鹤楼,也是因为仙人绘鹤,却又跨鹤驾云而出名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据说神物是终究不宜留于红尘的,否则就要染上凡夫俗子气而失灵,要不然它也会遭到摧残。

农耕社会的群体意识,只能是短期行为产生的实用价值;而具有永久价值,足以可藏之名山的艺术珍品,却就此毁败失落。有人说,如果毛绘先生不尽出自某种失态的报复心理,给佛寺绘上一壁僧人撞钟,或黄莲青灯下念经敲打木鱼为主题的画,也许可以流芳百世了。其实也不然,盖此等庄严、幽静的正宗佛寺,和尚按阶级等次,有纪有律,各有司命。他们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敲木鱼、念经和撞钟,那也是以己之诚惶诚恐、全心全意对天国的意向。日后涅槃,即能送上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多数和尚当不上佛、菩萨、罗汉,甚至是小小的尊者,那总也可以逃脱地狱轮回之灾吧!如此上天堂之路,当然不能让壁上人越俎代庖的。

可见,超越时代文化意境的作品,在一个充满偏见和无知的环境里是难以存在的,就像这幅毛绘的神画,也只能以改修为凡品而结束,这就是佳作难传世的一大原因吧!

(盛巽昌)

注 释

[1].遂昌:今属浙江。

[2].松阳:今属浙江。

[3].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

[4].待制:宋官员衔号。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