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道士剖丽女心 纪昀
释义

道士剖丽女心

[清]纪 昀

德州田白岩曰:有额都统者,在滇黔间山行,见道士按一丽女于石,欲剖其心。女哀呼乞救。额急挥骑驰及,遽格道士手。女噭然一声,化火光飞去。道士顿足曰:“公败吾事!此魅已媚杀百余人,故捕诛之以除害。但取精已多,岁久通灵,斩其首则神遁去,故必剖其心乃死。公今纵之,又贻患无穷矣。惜一猛虎之命,放置深山,不知泽麋林鹿,劘[1] 其牙者几许命也!”匣其匕首,恨恨渡溪去。

此殆白岩之寓言,即所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也。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

——《阅微草堂笔记》


【赏析】

《道士剖丽女心》记叙道士受额都统干扰、斩妖不成的故事,并借道士之口,阐述了放纵恶物贻患无穷的道理,从而凸显出对贪官污吏不能宽容的主旨。

故事开头真是骇人听闻。一个道士竟要剖一个美女的心!这实在不可思议。读者的确也要像额都统那样扬起马鞭急急驰去扼住道士的手,喝令他:“刀下留人!”可是,作者笔锋陡转,那美女竟“噭然一声,化火光飞去”。读者不禁愕然。惊愕之余,也似乎要问个究竟。但作者没有顺应读者的探奇心理,去写那妖精从何而来,又飞向何处,却让那位因跑了妖精而气得直跺脚的老道大大地发一通议论,告诉人们那女妖已媚杀百余人,因年深日久,通了灵性,只割下首级已不足以降服,所以要剜心。这样,读者才松了口气。不然,一个老道将一美女摁在石头上,要剖开她的胸腔,挖出她的心,这未免太残忍了,读者无论如何是不能赞同的。听了道士这番话,读者也许可以认同了。诚如老道所言,纵虎归山,山林中不知道有多少麋鹿要遭殃呢。纪昀觉得道士的话尚未点破寓言题旨,又说了那些点题的话:姑息贪官污吏,御史钦差自以为是阴功积德,被人誉为忠厚,但为何不想想那些被墨吏们搜刮得卖儿典妻的穷人呢?难道受害者也欢迎这样的忠厚长者吗?作者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了民众的心愿,难能可贵。

既然是寓言,其中人物也具有某种象征性。如丽女象征贪官,道士则是敢于惩办墨吏的权威,而那扼住道士手的都统,似乎是代表着保护贪官污吏的势力了。当然,小说的主体并没有作出这样的生硬比附。作者也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而是让读者从容地去得出结论。这是作者运用含蓄笔法的妙处。另外,故事对道士先抑后扬、对丽女先同情后谴责,这样写,篇幅虽短,也造成一种悬念,这是颇为高明的笔法。

(钟林斌)

注 释

[1].劘(mó):磨。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