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 腰
[魏]曹 丕
魏郡[1] 张奋者,家巨富。后暴衰,遂卖宅与黎阳[2] 程应。应入居,死病相继,转卖与邺[3] 人何文。文日暮持刀上北堂[4] 中梁上坐。至二更,忽见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问:“细腰,舍中何以有生人气?”答曰:“无之。”须臾,复有一人,高冠青衣,次又有高冠白衣者,问答并如前。
及将曙,文下堂,如向法呼细腰,问曰:“黄衣者谁也?”曰:“金也。在堂西壁下。”“青衣者谁也?”曰:“钱也。在堂前井西五步。”“白衣者谁也?”曰:“银也。在堂东北角柱下。”“汝谁也?”曰:“我杵[5] 也。在灶下。”及晓,文按次掘之,得金银各五百斤,钱千余斤。仍[6] 取杵焚之,宅遂清安。
——《列异传》
【赏析】
从一家巨富的暴衰,演绎出金钱失控的祸害,故事的命意盖在于此。
巨富暴衰后,旧宅出让,后居者“死病相继”。有人害怕,避祸唯恐不及,连忙将旧宅转卖;有人无所畏惧,冒着遭灾的危险入居,“日暮持刀上北堂中梁上坐”,志在破妖除怪。他摸透作祟者出入规律及呼问的方法呼问细腰,很快便搞清了作祟的黄衣、青衣、白衣及细腰原来是流失的黄金、青钱、白银和杵棒;又按照细腰交代的藏匿地,一一掘取了金钱,焚烧了杵棒,“宅遂清安”。
失了金钱,死病相继;得了金钱,宅所清安。这自然是过分估计了金钱的作用。但作者的用意似乎还在于强调人对于金钱的控制:一旦掌握了金钱,金钱便为人所用,造福于人;而当人失去了对金钱的支配权,金钱便为害作祟,加害于人。治家理财的重要于此可见。
(吉明周)
注 释
[1].魏郡:郡名,汉高帝时设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
[2].黎阳:古县名,西汉时设置,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
[3].邺: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曹操为魏公后,定都于此。
[4].北堂:坐北朝南的正屋。
[5].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
[6].仍:因而,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