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孤 庙
[宋]洪 迈
吕愿中赴湖北转运[1] ,舟行过小孤山[2] ,入谒庙,见案上古铜洗[3] 甚奇,有款识[4] ,爱之。白于神,以所用铜盆易去,置诸行李舟中,扬帆而上。薄晚系缆,独此舟不来。明日先行,达九江,商人继至,言后一舟沉溺,方呼岸上人漉取辎重[5] 。吕亟遣往视,果也。篙师云:“离庙下未远,便若有物絷柁[6] 底,百计取之不能动。初无风涛,正尔覆溺。”点检所载,虽湿坏,皆不失,独铜洗不知所如矣。他日,有客至庙中,盖宛然在故处。
——《夷坚志》
【赏析】
歌德有一句格言:“人的错误正是使他显得真正可爱的东西。”(《歌德的格言与感想集》)这显然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如一个人为性情所注,一念所系,耽于某种事,近乎痴,结果他犯了错误,同时他的那股子执着与专注,也就显得格外可爱。或者,心存一分童稚,以真性情去行事,有时也会犯错误,然其人格之可爱正自错误中透露出来。这不等于说可以原谅人的错误,而只是从错误有时可窥见一个人的性情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这篇逸事中的吕愿中,大约是个古董迷,或许还是一位文物古玩的鉴赏家。一个酷嗜古玩器的人,倘碰到精品,其流连忘返、爱不释手,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他摩挲再三,辨款识,认质地,考朝代,其形其影,姿容可掬,声情并茂。而所有这一切,作者只用了两个字:“爱之。”至简至洁,一以用百。这位古董迷和鉴赏家既贪婪又天真,竟念念有词,主动与神灵对话,无非讲自己多么喜爱这件器物,愿以随身所带物品交换,心固诚,态度也很谦恭。这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活动,作者用了三个字:“白于神。”凝之炼之,“白以计黑”。有如中国画中的大片布白,联想空间好不广阔。
以物易物,既非盗窃,亦非拐骗,这位有古董癖的官员心安理得,扬帆上路了。后来,载辎重的船沉覆,捞取诸物,只缺铜洗,其他却一件不少。不久,又有人看见,古铜洗神奇地回到庙中案上。作者好像是在说,非己之物,莫要贪取,神明有知,报应不爽。吕愿中虽曾易之以铜盆,但做事唐突孟浪,一厢情愿,甚至有些专横,径自取走铜洗,故有沉船之虞。如此看来,这则小故事主要题旨是劝惩了,正像《四库提要》卷一百四十二提要《夷坚支志》时所说的:“遗文琐事,亦多足为劝戒,非尽无益于人心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注意到这则故事写法上的独到之处,它构思的奇巧,语言的精洁,还有那种引而不发,淡淡写来,不动声色,文末才解开扣子的技巧,都是可资借鉴之处。洪迈的才能毕竟是第一流的。此则若剥开劝惩戒创之外壳,正自有可观处,短则短矣,其精巧和凝练亦很显然。
(王星琦)
注 释
[1].赴湖北转运:指赴荆湖北路转运使任。宋代的转运使,又称“漕司”,掌管一路财赋的官职。
[2].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在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南,屹立长江中。
[3].古铜洗:古代铜制笔洗。
[4].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款,刻;识,记。后世书画上题名,亦称“款识”。
[5].漉(lù)取辎重:漉,渗出,此指捞取使干。辎重:行旅中所携带的包裹箱笼,亦泛指所有行李物品。
[6].柁(duò):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