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仙吕入双调·江头金桂】孤山吊小青墓作 沈谦 |
释义 | 南【仙吕入双调·江头金桂】 孤山吊小青墓作 【五马江儿水】青山夕照,芳魂何处招?只见寒烟碧树,乱水斜桥,嫩桃花风外飘。 【金字令】想着你听雨无聊,临波独笑。直弄得红啼绿怨,翠减香消,今来教人空泪抛! 【桂枝香】怪苍天恁狠,怪苍天恁狠!生他才貌,将他罗唣。漫心焦,如今几个怜文采,只是卿卿没下梢? 鉴赏 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常令游人悲叹的美人墓,葬着明初怨女冯小青,长寂在孤山脚下的梅树丛中。这长满青草的孤坟,给西子湖畔增添了几分凄美的色彩。 冯小青的故事时常被人吟咏。这大约是因为,大凡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若是仕途不顺,或遭逢不济,总是比较能体察那些处于社会群体之中弱势的不幸者的疾苦,包括同情社会底层女性的痛苦命运。这支散曲中的小青正是这样一位红颜薄命的不幸女子。小青与夫君感情甚笃,怎奈身为侧室,常常遭到大妇的嫉恨与钳制,致使她在如花美貌与满腹才华的二九年纪阖然辞世,留下了一腔伤心怨恨与后人的追念惋惜。 散曲作者选取小青之墓作为视点。先用一曲〔五马江儿水〕来描绘小青长眠之地的景致:孤山青青,时值夕阳西下,面对碧树、流水、桃花芬芳的美景春色,曲家不由追忆起昔日的佳人,感叹良辰美景依旧,佳人却已成为一堆白骨,而她的芳魂、她的一颦一笑却再也不能现于人世之中。 即使如此,曲家还是遥想着当年的小青如何独自居住在孤山别业,与老仆妇为伴,在细雨蒙蒙之中,在西湖边上,独自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孤寂的日子。在抑郁与孤独之中“红啼绿怨,翠减香消”,直至撒手人寰,空留余恨。使后来者——也包括作者自己——唏嘘遗憾。那么,对小青的命运,作者除了同情,更有激愤:“如今几个怜文采,只是卿卿没下梢?”作者已经清醒地看到:小青的悲剧,其实是尘世普遍的常态,而非个案。如小青一样,世间的不幸者总是这样一些人:或有才貌的女子被迫害,或有文采的文士被埋没。这应该怪谁呢?作者说“怪苍天恁狠”,而苍天是什么?值得深思,也许是世间既定的秩序,也是作者看来无法撼动的某种威权。所以,自古佳人落魄,文士清寒,面对小青之墓,触动人最深的恐怕还是作者的身世之感吧。 这首散曲包括三支曲牌,第一支曲描写西湖孤山的美丽春景,以夕阳、寒烟等意象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与作者凭吊小青的感伤之情吻合。第二支曲追忆小青堪怜的命运,表达自己同情痛惜的心境感情。第三支曲则笔锋一转,将怨恨直指苍天,表达了对古今才子佳人共同不幸的愤激之情,寄寓着作者的感慨,也包含着隐隐的讽世意味。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