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怀·昭世 王褒 | ||||||||||||||||||||||||||||||||||||||||||||||||||||||||||||||||
释义 | 九怀 昭世
注释 〔1〕冥昏:黑暗。 〔2〕违君:离开君王。归真:还其本来,恢复真性。 〔3〕偃蹇:高傲,夭矫。 〔4〕臻:达到。 〔5〕袭:穿。英衣:美丽如花的上衣。缇(tí):黄赤色的丝织品,这里作形容词,金黄色的。 〔6〕羊角:旋风。扶舆:盘旋的样子。 〔7〕云漠:疑是“云汉”之误。云汉即银河。 〔8〕神精:人的精神。雍容:温和,从容不迫的样子。 〔9〕胥:助。 〔10〕瞵(lín)盼:左顾右盼。 〔11〕滃郁:云气升起的样子。 〔12〕 〔13〕微歌:轻歌。 〔14〕王后:指宓妃。 〔15〕悽怆:悲痛、伤感。 〔16〕回回:纡曲,引申为心乱的样子。盘纡:屈曲。 〔17〕昭明:炎神。 〔18〕竦:敬肃的意思,引申为振作。 〔19〕索合:寻求配合的人。 〔20〕西囿:不详,疑为陇蜀之地的园圃。 〔21〕轸(zhěn)丘:高峻的山。 〔22〕泫(xuàn):流泪。 〔23〕失灵:头脑不清。 鉴赏 在腐朽黑暗的政治现实面前,是远遁高举,还是执著流连?这是摆在屈原面前的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本诗通过反复的对比和曲折的咏唱,以深沉的笔调和浓重的色彩,描写和揭示了屈原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和对祖国家乡的满怀热爱之心,表现了屈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围绕着屈原内心的矛盾,诗歌以迂回曲折、首尾照应的笔法,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屈原激烈的思想斗争,通过不断的自我交锋,把他那种刚正不阿、不肯随乎流俗的凛然正气和对家国的深情眷怀,体现得十分深沉而又热烈,起到了感奋人心的效果。 诗歌一开始就以强烈的激情唱出:“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屈原在楚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两句诗劈头而起,像火山爆发一样,宣泄了屈原久已郁积于心的满腔悲愤,是对楚国腐败政治的愤怒控诉,也是期望追求理想境界的自我宣言。他表示将离开楚国和君王,远走高飞,以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于是,他想象自己驾着神龙凌空翱翔,穿着华丽而又芬芳四溢的衣裳,乘着旋风在浩渺无际的银河上放声高唱,他的精神从容而又愉快,并且与仙人们亲密无间、相敬相帮。这一切,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勃勃生机,显得无比的神奇和美好,与人间浊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说,这是屈原在极度苦闷之中,力求解脱而心造的幻影,他企望从远走高飏中获得精神的自由。然而,有着炽热的爱国激情的屈原,是无法做到的。当他左顾右盼地登上荒丘之时,视线突然而又必然地集中到了难舍难忘的故乡之上,那里,云气迷蒙,一片昏暗,全国政治混乱,人民痛苦不堪,他的强烈的匡时济国之心,使他不能不以家国苍生为念,无法在理想的境界中自我逗留。“志怀逝兮心 但是,当屈原正要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时,却又忽然听见了虚无缥缈的天国之上那素女轻柔的歌声和宓妃悠扬的竽声。这仅只是歌声、竽声吗?不,这是他憧憬的理想之国对他发出的深情的召唤。这又一次牵动了他的何去何从的缕缕愁思。“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这催人泪下的痛苦,进一步表现了他内心的深刻矛盾。两相权衡,想到社会的黑暗,经过痛苦的抉择,他终于选取了通向理想的道路,由祝融开道,炎神开门,驾着六条蛟龙,上下四方求索。但是,当他“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的时候,又不禁涕泗纵横,深深地思念起故乡和君王来。这种思想上的反复斗争和矛盾,最后终于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从理想移向了现实,一种忧时愤世之感,到诗章的结尾,闪射出了特别耀眼的火光。最后一句“悲余后兮失灵”与开始第二句“违君兮归真”,前后呼应,虽然都有对糊涂君王的怨愤之意,但是,仔细咀嚼,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违君兮归真”,说得斩钉截铁,毫不游移,在极端愤怒之中,表示要与君王彻底决裂。但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曲折的思想斗争,强烈的家国之思还是战胜了远走高飞之意。“悲余后兮失灵”,更多的是对君王在政治上的错误的惋惜,以及希图君王改过从善、励精图治的热切盼望。一个“悲”字,包含着多么复杂沉痛的感情!这里面当然含蕴着个人的失言,但主要的还是对君王、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这两种感情,看似矛盾,而实又统一。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中,表现出了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令人景仰的道德情操! 与表现屈原波澜起伏的思想矛盾相应,本诗在风格上显得沉郁而又豪放。当描写屈原乘龙飞升之时,真有“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司空图《诗品》)的雄阔气势。作者驰骋想象,运用了一系列神话传说,显得迷离恍惚,壮美神奇;同时,还使用了“袭英衣兮缇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