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怀·匡机 王褒 | ||||||||||||||||||||||||||||||||||||||||||||
释义 | 九怀 匡机〔1〕
注释 〔1〕 《匡机》是《九怀》的首篇,《九怀》各小篇题义隐晦,故略作解释。本篇题义,姜亮夫在《楚辞通故》第三辑《书篇部九》引用徐仁甫的《九怀篇题试解》说:“其词有‘顾游心兮鄗 〔2〕极运:王逸释为“周转求君,道不合也”(《楚辞章句》),似不确。姜亮夫在《楚辞通故》中释“极”为中心的意思,认为“极运言同中心之运转也”(四辑《词部十》)。所谓“不中”,即不合轨道也。 〔3〕困穷:处境窘迫,由“屈”而至困穷,不可释为贫困。 〔4〕惨怛(dàn):忧伤。 〔5〕一列:《楚辞章句》注:“欲陈忠谋,道阻隔也。”则一列是全部倾诉的意思。 〔6〕鄗:同“镐(hào)”,古地名,周武王所定都城。 〔7〕九隅:九州。 〔8〕兰宫:兰为香草,这里和下面的芷闾、药房、菌阁、蕙楼,都是说以芳洁之物置于宫室之中。 〔9〕观道:观望道路。从横:即纵横。 〔10〕蓍蔡:灵龟。《楚辞补注》:“《文选》云,搏耆龟。注云:耆,老也。龟之老者神,引‘耆蔡兮踊跃’。据此,则蓍当作耆。”蔡:大龟。《楚辞补注》:“《淮南》云:大蔡神龟。注云:大蔡,元龟所出地名,因名其龟为大蔡。”踊跃:欢乐。《楚辞章句》注:“蓍龟喜乐。” 鉴赏 王褒的《九怀》由九个短篇构成。虽然不像《离骚》那样“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叙》),但在文学发展史上,还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和一定的影响。 王褒是屈宋之后楚辞的继作者,是汉代著名的楚辞作家之一,也是楚辞向汉赋演变的重要人物。过去一般人认为,贾谊、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是用“代言体”写成,情文远不及屈宋诸骚,因此,很少有人研究。朱熹甚至认为他们是“无所疾痛而强为呻吟者”(《楚辞辩证》)。这种看法影响很大,然而朱熹完全忽视了他们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楚辞演变为汉赋,没有这批中介作家是不可想象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里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说“拓宇于楚辞”是说它受到楚辞的影响,正是由于赋体的发展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从文学发展史上看,汉初楚辞作家的作品,虽是追随屈宋余绪,但与屈宋诸骚比较起来,已初有转变,实际上已是一种“骚体赋”,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特特征的散体大赋,可见汉代楚辞作品是不应小视的。 王褒《九怀》的九篇作品,都是政治抒情诗。它们强烈的政治性、浓重的抒情意味与《离骚》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在表现方式上,多效法《离骚》,采用幻想、夸张的手法,很少纪实之辞。《九怀》的语言流畅、生动,也很形象,篇章结构跌宕有致,诚笃的爱国思想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这是《九怀》这组诗歌的主要特色。 《匡机》是《九怀》中的第一篇。全诗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想向君王表达自己的忠心,但无门可入的痛苦心情。从第五句“乘日月兮上征”至“孔鹤兮回翔”为第二层,写诗人在极度的苦闷中去国远游,并寻找到法度修明、群贤必至的理想境界。在这里“众芳奋摇”,“宝金委积”,“美玉盈堂”,“蓍蔡踊跃”,“孔鹤回翔”。这里的芳草、金玉、龟鹤都是比喻贤臣、能臣及德行美好、才华出众的人才,这是从《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化出来的。在这个理想境界中,不仅群贤必至,而且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踊跃”“回翔”就是形容人们欢乐和自由自在的样子。这与去国远游前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诗人突然望见故国,思念君国的感情又涌上心头,顿时感到自己满腔的忧愁无人可以诉说,对君王长久的思念深深地折磨着自己。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诗人仅仅对君王的依恋,而是表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这不仅是《匡机》一篇的基调,也是《九怀》总的基调。 王逸《楚辞章句》说:“褒读屈原之文,嘉其温雅,藻采敷衍,执握金玉,委之污渎,遭世溷浊,莫之能识。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词。”可见王褒作《九怀》还是有感而作,并非无病呻吟。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作者对屈原的遭遇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对屈原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这首诗不但准确地表达了屈原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也恰当地表达了屈原思君恋国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