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无题二首
释义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鉴赏】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此二首均描写幽闺女子相思寂寥之情,虽流传不广,但其对幽闺女子复杂心理的描摹,寄托之深远,“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明高棅《唐诗品汇》)。

第一首叙幽闺女子的独处经历与相思记忆。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与“碧文圆顶”,一是喻示着闺中女子身份高贵,生活非同常人,二是象征着男女相爱相合。为何她要深夜缝制罗帐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我们从女主人公默默地行动中,或许可窥见她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与美好爱情的期待中。颔联则追溯发生在女主人公身上的一次美妙邂逅。“扇裁月魄羞难掩”,化用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比喻女子以扇掩面的羞涩;“车走雷声语未通”,化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形容车响如雷,相逢之短暂。此二句意思是,当初相见之时,自己因羞涩而用团扇遮面,意中人驱车匆匆而过,我们虽相互爱慕,却连一句问候的话也没有。

颈联从追忆转入眼前,写别后的相思苦楚。自从匆匆一别后,我一直苦苦等候着你的消息。无数次残灯灰烬,无数次的石榴花红,可惜再也没有你的消息,这如何不令人万分伤悲?尾联则再次重申对意中人的念念不忘。或许他骑着的青花马,就系在杨柳岸,正等待着我像西南风一样吹到他身边呢。“斑骓”化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之句,暗指意中人之俊俏;“西南风”典出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此二句,既是对意中人的殷殷期待,也代表着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其爱情之感天动地,令人神往。

第二首则从女主人公的居住环境写起,表现她内心的寂寞闲愁与相思苦闷。首联写女子在帷帐深幽的闺房中醒来,长夜无眠。“清宵细细长”一句,通过漫漫长夜的煎熬,暗示女主人公辗转反侧,一夜无眠。颔联则借两个典故表达了女主人公与意中人无法相见,互诉衷肠的痛楚。“神女生涯”,指的是巫山神女与楚王在梦中欢会,典出宋玉《神女赋》。“小姑居处”,语出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此二句意思是,我像“小姑居处”一样,身边没有意中人陪伴,只能像神女那样,在梦中与情人相逢了。此二句看似不露声色,但相思之热切,情感之炽烈,力透纸背。

颈联则转写女主人公不幸的人生遭遇:自己像那柔弱的菱枝,偏偏遭逢风雨的欺凌;又像那芬芳的桂叶,偏偏得不到月下甘露的滋润。此处以“菱枝”与“桂叶”自喻,暗示自己“屋漏偏逢连阴雨”的不幸遭遇。这不幸是谁带来的呢?诗人在此并没有提及,但从“不信”与“谁教”二词中,我们不禁要为女主人公掬一把同情之泪。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闺中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坚守:即便我与意中人无法相见,即便我的身世坎坷不幸,但却无法动摇我对爱情的期盼与追求。即便这番刻骨铭心的相思毫无益处,但也不会妨碍我把这惆怅之情化作一片痴情。句语至此,“此种真沉沦悲愤、一字一泪之篇,乃不解者引入歧途,粗解者未披重雾,可慨久矣”(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作为李商隐七律诗中的代表,《无题》诗在艺术上的表现臻于成熟。诗人写闺情,写相思,却善于用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融合互用,“用意深微,使事稳惬,直欲于前贤之外,另辟一奇”(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此外,我们也不应忽略《无题》诗背后的深层寄托,王夫之《唐诗评选》评曰:“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从这个意义来看,《无题》诗写美人,写相思,实际上与楚辞中之“香草美人”相暗合,其对“遇合不谐”的人生慨叹,已然呼之欲出了。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04-305-30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