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怨情 |
释义 |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鉴赏】这是一首五言闺怨诗,全诗着重在“怨”字。由“怨”而深坐,“怨”而蹙眉,到“怨”而流泪,层层递进,层层深化。通过描写闺中妇人独自一人在房里的动作、神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弃妇幽怨的情态。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明代许学夷更是在《诗源辨体》中评价道:“五言绝,太白、摩诘多入于圣矣。”可见这首诗精妙入圣。 诗的第一、二句写美人独坐闺房,卷着珠帘,蹙着眉头,望向离人去的方向的情景。其中的“美人”指的是品性容貌美好的女子。“卷珠帘”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体现了古代美人不能抛头露面而矜持淡定的形象,也体现了美人纠结焦虑的思念。“深”字有多重含义,第一层是“深坐”,指坐了很长时间;第二层指的是闺房之内幽深寂寞;第三层指的是美人望着离人远去的方向,满眼深情,饱含期待。而“颦蛾眉”这一个动作中又传神地写出了美人担忧不安、不舍难过的心情。 诗中的三、四句写美人坐着坐着却满脸泪痕,但又不知道心中究竟是恨谁。“但见”表现了美人情不自禁,坐着望向远方,不知不觉地就落下泪来。此处“泪痕湿”也呼应前文的“颦蛾眉”,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味。之后说“不知心恨谁”,明明是爱却偏要说恨,从反面表达出了爱之深。明代唐汝询认为:“美人之泪,盖有不可语人者。”而这份不可言语便留下了一片空白容我们去思索去猜测。 诗中展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人怀着纠结的情绪卷起珠帘,久坐房中,颦了蛾眉,独自怀想,想着想着不禁便“泪痕湿”了。整个过程行动可见,情态逼人,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也经历了一遍这个过程,领略到了这样一个意境,体会到了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通俗平实,却不失情感,给人以哀婉凄凉,缠绵悱恻的感觉。清代应时在《李杜诗纬》中评价说:“大得古体,一种幽深之致,娓娓动人。” 作者:林锦萍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24-325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