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题二首 |
释义 |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鉴赏】远处又响起了浑厚的钟声,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一夜辗转反侧,疲惫感越发浓郁了,但睡意依然没有来临。也许这样的失眠已不是第一次,诗人凄然地看着朦胧的夜月迷离地照耀在楼阁上,透过窗棂,他隐约看到斜挂在西天的月儿,渐渐地变白变淡,快要被渐渐来临的黎明吞噬了。 到底是什么如此苦痛地煎熬着诗人呢?原来是思念魂牵梦萦的恋人。想当初十里长亭送别时,信誓旦旦地相约了重聚的日期,如今却变成了一场空头的许诺。自那日分离之后,就再也不见了踪影,甚至连书信都断绝了,对方的长长短短,彼此都不能知晓,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现实啊! 诗人每日沉迷在相思与怀念之中,渐渐地,梦里也溢满伤别的情绪。睡梦里多少次伤心的啼唤,也不能看见恋人的面容。都说梦是美好的,可是在诗人看来,梦与现实一样的残酷。好多次梦醒时刻,诗人立即迅速地挥笔写就一封家书,等到信写好了,才发现墨汁还是淡淡的,原来心情急迫,还没有来得及磨浓。这既写出诗人的急切之情,又暗示这急切挥就的书信可能是不会寄出去的。 罗罩下的烛光柔柔地半照着帷帐,帷帐上金线绣就的翡翠鸟在光亮的照耀下越发璀璨夺目;绣着芙蓉花的锦被仍然微微地散发着麝香熏过的气息。诗人营造了极其温馨舒适的居室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与恋人相处才不致辜负了。颈联道出了诗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惆怅,没有恋人的存在,再温馨的环境,也难有幸福感。 末联使用了刘晨重入天台寻仙人不遇的典故。据《神仙记》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两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重入天台山访女而踪迹渺然。“蓬山”本是蓬莱之山,此处泛称仙山,代指天台山。诗人以刘郎为对照物,进一步申言自己的不幸:刘郎怨恨蓬山的遥远,但是我与相思之人比蓬山还要远上一万倍呢。刘郎尚且寻觅天女不得,我的运气还会更好吗?诗人似乎透露出他的隐忧,他不知道与恋人的相聚将是何年何月。 诗人的胸怀里蕴积了满腹的相思,长期的沉迷忆念令他辗转反侧。他惊悸于美好的生活一天天的独居中虚度,但是又对相聚的前景充满了悲观和绝望。诗人的情绪是复杂的,细腻地体现了相思中的人物患得患失的心理。 (徐昌盛)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鉴赏】此诗写闺中女子之情思和相思无望之痛苦。 首联描写闺中女子所处之环境。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声声轻雷。此处写春风春雨之景,为全诗笼罩一层凄迷黯淡的色彩。清人纪昀评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此二句之“细雨”、“芙蓉塘”及“轻雷”等意象,多暗喻男女情爱之事,亦为后面闺中女子的爱恨情仇埋下伏笔。 颔联写闺中女子居处之华贵幽寂。在她的闺房中,有金蟾啮锁状的香炉,为室内增添特殊的香气。庭院里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着绳索汲取井水。此处,金蟾香炉和玉虎辘轳,既说明闺中女子生活的豪奢,同时也喻示着这位女子高雅的生活品味。此外,诗人有意采取谐音的手法,以“香”喻“相”,以“丝”喻“思”,既表现出深闺女子的寂寞难耐,又诠释出女主人公内心萌动着难以平息的相思之情。 颈联借典喻事,以贾氏与宓妃的爱情故事,表达出女主人公对真挚爱情的无限向往。贾氏与韩寿的爱情故事典出《世说新语》。据载,晋韩寿貌美英俊,后成为大臣贾充的僚属。一次,贾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发觉,遂以女妻寿。宓妃与曹植的故事典出《文选·洛神赋》李善注。据说,曹植曾求娶甄逸之女而未成,后甄氏为曹丕皇后,为郭后谗死。黄初年间,曹植入朝,曹丕取出甄后玉镂金带枕,曹植见之泣下。曹植返回时停于洛水,忽见一女子来,赠以在家时所用枕,自言即甄氏,遂欢会,后隐身不见。此二句意思是,当初贾氏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宓妃留枕,正可见两人情意深重。作者在此用典,其意或许是表达女主人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尾联则语气突转,将浓烈的相思之情转化为相思无望的深沉叹息与呐喊:我这颗心不想再与春花一起萌发,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寸寸相思,都化作烟灰飞灭。在此,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到“一寸相思一寸灰”的美好形象,以“灰”来比喻“相思”,将抽象的“相思”形象化,从而获得动人心弦、韵味无穷的悲剧力量。 本诗写情幻之痛,正所谓“窥帘留枕,春心之摇荡极矣。迨乎香销梦断,丝尽泪干,情焰炽然,终归灰灭。不至此,不知有情之皆幻也”(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不过,同其他“无题”诗一样,这首诗看似写失意的爱情,但却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寄情深微,意蕴幽隐。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失意,不过是人生失意的一种委婉曲折的表达。 (乐云) 作者:徐昌盛,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98-299-300-301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