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暮过山村
释义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鉴赏】天色将晚,诗人行走在杳无人迹的山野里,只有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潺潺的水声,可以慰藉这踽踽独行的寂寞。“寒”是诗人将当时凄冷的心境投射到远方的溪水里,而并非亲自触摸获得的感受。试想,水声居然能够传至数里,可见路途是何等的寂静枯燥! 突然,一座山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他没有想到这荒山野径尚有人家,虽然这个村子的住户寥寥无几,但总能够使长期在无边无际、人烟稀罕的原野里奔波的诗人感到欣喜和安慰。

傍晚时分,各种夜间活动的禽鸟开始活动起来,譬如暮鸦的惨叫、猫头鹰的哀号,在万籁俱寂的山村里,显得格外的凄厉。眼看残血一般的夕阳,渐渐地沉隐进西山之中,诗人不禁觉得惶恐了。是啊,在这陌生的地方,白天赶路尚能觉得透身的寒冷,若是夜晚,越发难以抵挡了;谁又知道这里是不是活跃着奇形怪状的禽兽,时时刻刻地威胁着诗人的生命安全? “恐”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也对应了山野中遭遇村庄的欣喜之情。

遇见了山村,自然而然的,诗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他开始欣赏起山村的和平宁谧。在夕阳尚未退尽,暮色尚有残存的时候,初升的月亮开始悬挂在天空,边地的烽火总是燃烧不到秦地,暗示山村始终生活在和平之中。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最初设立于西周,为防止西北犬戎的侵袭,每隔几里即设烽火台,但凡爆发军事冲突,即燃此报警。“边烽不过秦”,其实指西北边疆的战事不会干扰到长安附近。

末联写诗人走进山村的亲切感,虽然山村人家所种的桑柘萧条冷落、寥寥无几,但是足可以告慰诗人独顾无侣的凄凉。山村里炊烟袅袅,让他感到无比的温馨,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诗人在艰难的行途之中,立于四顾无人的孤独处境,突然见到几点灯火、一缕炊烟,那种绝处逢生的愉悦之感,千古而下,犹可以深切的体会。

本诗意象的选取,承袭了诗人一贯凄冷的风格,如“寒水”、“怪禽”、“落日”等;但是诗中也有充满鲜活的生活感意象,诸如“桑柘”、“烟火”的使用,让人觉得和蔼可亲,这在崇尚奇僻险怪的贾岛诗歌中殊为难得!

作者:徐昌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84-48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6: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