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夕次盱眙县
释义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鉴赏】 此诗作于唐建中三年(782)夏,韦应物自京赴滁州途中。诗人曾夜宿江苏盱眙,乃赋诗以抒乡愁。

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行程的时间地点以及事由。时间是落帆之时,黄昏已近。地点是淮镇,即盱眙,唐时盱眙属淮南道楚州,故有“淮镇”之说。诗人停船靠岸,在这偏僻的“孤驿”歇息。“驿”是唐代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诗人当晚在此歇息,以缓一路奔波之苦。从“落帆”与“孤驿”之意象,奠定了全诗凄冷孤寂,愁绪满怀的感情基调。

三、四句以叠字写景,状傍晚时分盱眙的秋貌。“浩浩”,形容秋风之阔大强劲。“冥冥”,形象地描摹出黄昏时分阳光欲明又暗的交融状态。秋风乍起,水波荡漾,暮色明暗,夕阳西下。如此凄清凄凉之景象,对于游宦在外、漂泊异乡的孤独诗人来说,其中的愁苦与郁闷,无形中又更深一层。

五、六句依然写景,但诗人由远及近,描绘出身边事物的生存状态。此时,山郭城池愈发昏暗了,夜色降临,劳作的人们纷纷回到家中。芦苇丛生的水泽一片灰白,正好供南下飞翔的大雁们暂时休憩。此二句向为人所称道,被认为是韦应物写景状物的名句。一是夜色“暗”与“白”的对比,状绘出栩栩如生的夕暗之态。二是寓情于景,以人雁归宿的情状,反衬出诗人孤身一人,客居异乡,无家可归的凄凉惆怅。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在一系列精心渲染的写景状物的铺垫之下,作者那如春江之水的愁绪终于汩汩而出。在这凄清孤独的夜晚,尤其是身在异乡,又适逢孤身一人,又经历人雁归宿的衬托,诗人对故乡长安的思念该是多么强烈?也难怪作者要一路听钟,彻夜未眠了。

韦应物诗作颇丰,尤善于五言,与王维并称为“五言之宗匠”(张戒《岁寒堂诗话》)。就此诗而言,诗人将大量篇幅用于写景状物,极尽描写盱眙夜色之能事,处处写“夕”,如“落帆”、“冥冥”、“山郭暗”、“芦洲白”等,其妙处在于,看似“淡然无意,而真率之气自不可掩”(清乔亿《剑溪说诗》)。此外,诗人特别擅长于以物寓情,借景抒情。透过那些生动精致,有血有肉的物象,我们分明可窥见作者浓郁得化不开的羁旅思乡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层体验。

作者:乐云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43-34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