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夜雪
释义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鉴赏】雪,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它以天赋丽质装扮山川,飘洒寰宇,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古人咏雪,有“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有“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等等。在如此众多的咏雪诗词中,白居易的这首《夜雪》,并非光彩夺目,也没有波澜起伏,更没有能让人刻骨铭心,但是这一朵小花,却也开出了别有一番的韵味,耐人寻味,让人一感其清新淡雅、无尽韵味。

“已讶衾枕冷”一句开头,细细品来,就会感受到其独到的描写方式。不写天气,不写环境,仅仅一个字——“冷”,形象地表现了雪即将到来的感觉,还有一个“讶”字,也暗含了雪的到来。正因为雪的落地无声,所以通过它的冷来感受才显得更为贴切,朦朦胧胧之中忽然就越发的冷了起来,原来那是因为下雪了啊!

“复见窗户明”,紧接着的就是视觉上的变化,窗户的“明”,亦是为了写雪的意图,大家都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可是窗外却分外的明亮,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那是因为雪下得大,雪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这又同时说明了雪的到来,并且是夜雪的到来。这是多么生动又传神啊!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此时已经明知是下雪了,而且是大雪,可为什么偏偏是夜深才知呢?“折竹声”这样细小轻微的声音在大白天如何能够听见?在夜深的时候,那折竹声就会显得更加清脆,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真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这首诗最令人感觉到不同一般的还是他的创新之处。从触觉、听觉、视觉、感觉上来透彻地描写夜雪的降临,更以精细的笔触把夜雪的另一种美描写得栩栩如生。

全诗意境朴素隽美,浑成熨帖,更无假饰之嫌,反有着曲径通幽的效果,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写景小诗。

作者:肖莉莉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19-420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