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夜月
释义 夜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鉴赏】刘方平在盛唐诗人中不算知名,存诗以乐府体和绝句为主,但他往往能把这些小诗写得情趣盎然,《夜月》即是一例。

首句“更深月色”四字点题,接下来诗人用“半人家”三字巧妙地破题。更深夜重时,月已东倾将半,连绵的户舍一半在月光下,一半沉于夜色中,只三字就将“更深月色”的景象准确地表现出来。

写罢月色,诗人把目光投向苍穹,那里,北斗星和南斗星静静地斜挂在星空。从夜月到星空,视域扩张,而思域也从宁静的人间转向永恒流逝的时光,《唐才子传》称刘方平诗“多悠远之思”,于此可见一斑。

后两句诗人将感官的接触面从阔大的星空收回到月夜的某个细部,他听到了虫声,在这个料峭未消的初春,这声声虫鸣意味着生命在春天的复苏。在这个夜晚,最早知觉春气回暖的不是人类——他们都沉在梦乡中,而是一些微小的生命。虫声甚至穿过纱窗,仿佛是它们要迫不及待地把新春的消息带给人们。

诗的构思是精巧的,先用放笔引出时光的自然流逝,后用收笔,点出新春的到来。前半写月夜之静,后半写生命之动,于是,我们得以领略:在这个静谧的月夜中,时光的交替、生命的萌动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作者:唐磊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8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