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十五夜望月
释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鉴赏】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如镜,呈现出明亮、圆满和美丽的视觉形象。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它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迸发出万千诗情?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俯拾即是。这首七言绝句即为其中的名篇之一,原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作者在中秋之夜为思念故友杜郎中所作,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自己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银白如雪,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白”二字从视觉入手写月色之美,给人清澄、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树栖鸦”则是从听觉着手,因为即使月光清澈也很难看到黑色的鸦鹊,想必是白天的时候庭院中是叽叽喳喳,聒噪一片,而此时鸦鹊都安息下来,偶尔从布满银光的树丛中透出微微几声咿语,生怕惊动了这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月夜渐深,凉气袭人,阵阵桂香扑鼻,伸手探桂,秋露不知何时已经把桂花打湿了。秋露降临本无声,而作者在这里用“无声”二字并非多此一举,因为如此寂静之夜,应该连露珠的降临都听得见,只因我陶醉于这月夜美景之中,而未觉察罢了,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这圆月高照,万籁俱寂,寒气凝露之夜,作者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时笔锋拓开,从微观转为宏观,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推向大众,有“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之意,在这秋高月明之夜,像我一样思念亲友的人应该不少吧! 孤寂之感稍逝,那么万千离人之中,谁的“相思”最为深长呢?诗人猛然一提,将情感推向高潮。作此诗是为了向亲友表达思念之情,所以很明显诗人是为了说自己的“秋思”最真挚,采用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比直抒胸臆更为意韵深邃,回味无穷。这里的“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帖,掷地有声,不同凡响,仿佛那秋思随着月光洒落人间一样。

这首诗写月景,层次井然,有动有静,虚实结合,和谐统一;写思情,从具体到抽象,思绪缓缓酝开,情感层层推进,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情深意远,为后人广为传唱。

作者:唐靓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87-38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