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野望
释义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山野秋景的五言律诗。它诗风质朴自然,于平淡词句中流露出诗人的抑郁苦闷。我们知道,齐梁以来诗文讲究辞藻,而此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入笔即破题,点出是在野外。“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躬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语气叙述,在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写野望之景。层层树林已染上金黄的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山峦起伏。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在淡淡的暮霭之中,山野间树色与夕晖交相辉映。两句如放在盛唐诗中,简直太司空见惯。但这是初唐,整个诗坛还在六朝文风的笼罩之中。这两句近乎口语的素朴和自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前面的树和山是静态,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态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前面写野望之景,末尾处露野望之情。身临其境的王绩,展望这浓浓秋色,身处这宁静的山林之中,他的感受远不能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唐诗矩》评此处云:“末寄怀《采薇》,盖欲追踪夷、齐之意,然含蓄深深,不露线索,结法深厚。”

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意味深长。《周氏涉笔》云:“旧传四声,自齐梁至沈宋,始定为唐律。然沈宋体制,时带徐庾。未若王绩剪裁锻炼,曲尽清玄,真开迹唐诗也。”此诗可谓这一作用的代表。

作者:吴中胜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3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