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采莲曲
释义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鉴赏】《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乡风光,表现采莲少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等等。崔国辅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新且富有情趣的诗作。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指水边,杜甫诗中有“舟人渔子入浦溆”。这两句的字词,诗人下了一番功夫。用“玉”形容塘边,比“绿”字显得明秀、准确,在读者面前描画出来的是一幅与水相映的塘边风景:绿草丰茂、空气清新、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玉溆配以鲜花,也为人物的活动铺设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得益彰,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金灿灿的阳光下,水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金”、“玉”从色调上而言,也是完美的契合。黑格尔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崔国辅精通画理,明白诗、画的隐性沟通,他在诗中能很好地借鉴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段,尤其是色彩的运用,使得诗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绘画美。接下来的“争”、“乱”二字,更是传神,活泼而生机盎然。“玉溆花争发”,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繁花似锦,色彩缤纷。一个“争”字,写活了百花吐芳斗艳的姿态。“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与河流相通的池塘,也只流向一个方向,但由于采莲轻舟的此往彼返,塘中之水也回环流动起来。一个“乱”字,既写水流的波动,又生动地表现出了青年男女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直接写人,而是通过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烘托出人物活动的情态,将人物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倚,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凸现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唐代有不少诗人写《采莲曲》都涉笔少男少女对爱情的追求,如白居易的“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又如李白的“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相比而言,崔国辅这首《采莲曲》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神态更为逼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切、淳朴,是一首清新活泼的抒情小诗。

作者:易文翔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72-173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5: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