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日暮
释义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鉴赏】杜甫的诗作,似乎总是带着一种愁绪、一种老态。对家园的情感早已将他的自我挤压得气喘吁吁,即使身处恬美的乡村,我们从诗中也读不出一丝安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的诗太沉重了!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牛羊下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诗经》里的吟唱:“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那绝对是一幅静谧、安定的田园生活图景! 牛羊归来已久,此时已没了那份嘈杂,多了一份闲静。可我们的诗人似乎没有心思享受这份闲适与恬静,“各已闭柴门”,在他眼中,大家都关上了自家的院门,都在各自的天地里去享受家的欢愉了。可诗人自己呢?他似乎只是与世隔绝的存在!

这就不得不说到诗作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流寓夔州(治今重庆奉节)瀼西东屯期间。彼地清溪萦绕,山壁峭立,风光独好! 可当诗人将自己深闭柴扉之内,透过低矮的窗户观察村人晚归时,他的心是寂寥的。当寂灭了日间的喧嚣,诗人独自凝神坐定。尽管皓月潇洒地将清辉洒向这牖小窗,清风也大方地向诗人敞开了怀抱,一切显得是那样美好,我们的诗人呢?他却独自在角落里低吟:“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这样如画的风光又与“我”何干呢?这并不是“我”故乡的明月与清风啊! 掩卷沉思,杜甫长期流寓在外,走到哪里,他都无法将自己融入其中,都无法以“此中人”的身份去写“此时”的美好,他的心始终有着一份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乡愁是什么?是漫漫长夜苦苦不眠时的悠悠思念!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原句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诗人在这里有意让词序错位,似乎叙写了诗人此番错位、凌乱的心态! 在寂静的深夜,诗人仿佛听见了石壁泉水在月色照耀下叮咚作响的声音,同时,他又仿佛看见那秋夜的露珠凝结在草叶上,晶莹欲滴!

如此美妙的景致,经诗人道出,便让人感到了一丝凄冷,这恰“迎合”了诗人此时的心绪:“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长期流离在外,不觉已花白了头发,那不解人意的灯花,又何苦在此时繁茂结烬现出喜兆呢! 诗歌于此落下了忧伤的帷幕。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36-237-23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