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从军北征
释义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鉴赏】中唐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关系紧张,边患频仍。由于政治的腐败,国力的衰落,唐王朝已根本无法抵御强蕃的频频侵扰,边塞戍卒和民众只能长期生活在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期待之中。昔日神奇壮美的边塞在中唐诗人的眼里也因此变得十分的凄凉、悲怆。李益的边塞诗就较多地反映了这些内容。

天山是横亘新疆中部的一座山脉,由于山势高险,所以冬夏常雪。海风即是从天山下湖面上吹来的风。不同于诗人《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两句着意刻画、加倍渲染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此诗只用七个字就交代了西部边塞的季节和气候,从中可见行军将士的艰辛。《行路难》是乐府曲名,多叙述世途艰难以及亲人离别悲伤之意。横笛遍吹《行路难》,所吹的自然是凄凉悲苦之音。“遍吹”二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在夜空回荡,从而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

三、四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点明唐军是在沙漠中趁着月色行军。当行军将士听到这凄凉的笛声后,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回首自然是望乡,但却藏一“乡”字。闻笛思乡,乃是唐诗中之常意。但诗人却说三十万人一时回首,便使常意变新。当然,笛声不可能引起全部将士的共鸣,这只庞大的行军队伍也不可能同时回首,这里带有夸张的色彩。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 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这一心理的变化过程,诗人并没有描写,在诗人的笔下只有行军队伍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一时回首月中看”。它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成功的心理刻画,在盛唐边塞诗作中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李益在盛唐边塞诗之外,又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陈鹏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51-35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