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从军行(七首选四)
释义 从军行(七首选四)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烽火城西,点明这段情境发生的背景和地点。烽火,表示战事正在进行,诗中所有的情感都源于战争中人们的离别和彼此的牵念。烽火,是现实的背景,更是人心复杂情绪的来由。古来向有登楼思乡的传统,诗中人不仅在楼上,更在百尺高楼上。楼越高,人越显得渺小,人之渺小,越衬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面对离别的无所作为;楼越高,风越大,人之凄楚无助之感愈重;楼越高,视野越开阔,人心越渴望远眺到家乡,而无论楼有多高,家乡总是在云端之外,渴望越甚则失望之情愈深。登楼一望已是百般惆怅,何况是在秋日黄昏。黄昏,本就是美好事物面临消逝的伤感时节,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秋天是最撩人愁思的季节,如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万物凋零,令人倍感生命易逝,美好短暂。秋风萧瑟,满目苍凉。季节时令更加触动了人的思乡恋远之情,更何况还是“独上”此楼,一个人面对这样开阔而寥落的秋景。所谓海风,拂人面,伤人心。如此二句,已把征人的难堪之情推到极处。

第三句出一“更”字,是已如此不堪,更还有羌笛之声在黄昏之际响起。羌笛之声本自凄清,何况吹的是一首离别之曲《关山月》,征人之心立时随着笛声神思摇荡。在这个秋日的塞外黄昏,征人在高楼之上酝酿了很久的情绪终于在笛声中喷涌而出,随着那笛声盘旋不尽,越飘越远,直至思接万里,用那无形之物勾连起一段异地同悲之情。无那,无奈之意。金闺,对闺中的美好称呼。不说自己情苦,只说远方之人无奈。家中妻子的愁闷,远隔万里,如何消得?一声愁叹,征人在这个黄昏的无限怅然之情呼之欲出。

这首诗写征人对家中的思念,通过时间、季节、地点等层层推进,把这种感情逼到百般回旋、无以言表之际,忽借通感之笛声,借万里愁人之心,把自己的一片深情表达出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军中女乐响起,这次乐声换了新曲,征人的心中充满期待。但一曲新声听下来,征人不免感到失望。“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是一种失望,亦是一种无奈。表明从前演奏之曲就是别离之乐,甚至也曾经换过新曲,换出来的仍然是离别之乐。征人们对于新声的期待是什么呢?应该是解闷消愁。然而,这个“总是”观照的到底是乐曲,还是人心?魏晋时,声无哀乐,哀乐是人心感受音乐的情感,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讨论命题。以此来看,总是关山旧别情的不是音乐,而是人心,是征人心中永远难去的隐痛。另外,音乐来源于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力图新变也摆脱不了别情,说明别情是边塞生活中重要且普遍的情感内容,是无法逃避的母题。

征人们深感离别之苦,希望暂借新声忘怀别情。可是无济于事,终于不得不坦然直面这令人内心烦闷凌乱的边愁。边愁由音乐撩起,乱字终由心生。别情为旧,又总是听闻,入耳入心皆为边愁,故曰“听不尽”。听不尽的边愁无法排遣,唯有暂时撇开。诗人宕开一笔写景,其时其地之景,亦关合心情。古诗凡景语皆情语,即写景的诗句总是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在内。这篇也不例外。地处关外,边庭广袤,地势开阔,天高地远,所以连用“高高”二字来写秋月。自古以来,人们的思念往往寄托在一轮明月之上。因为无论远隔千里,人们总能看到同一轮明月,在月华照映之下,仿佛思念在月光中传递。如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所写“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明月与长城,看似漫不经心地就地取材,却是全诗的精神内核。明月是思乡的寄托,长城自古以来就是兵战的象征,更凝聚了无数将士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秋月格外皎洁,清朗之夜,明月高悬,长城连绵不绝,月光如水照在苍茫的长城之上,肃穆而宁静。诗句写尽边庭的壮美景色,亦把心情衬托得回旋曲折。是思乡的叹息、念远的惆怅,还是忠于职守的责任、保家卫国的荣誉?情景交融之中,更写出征人胶着与矛盾的复杂感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鉴赏】此诗描写了征人的生活和在孤独中孕育着豪迈的情感。

第一句写自然环境之萧瑟,突出一个“暗”字。青海,即青海湖。长云,是布满长空之云,“长”字体现出广阔高原云彩的特点。云多使天色昏暗,就连反光强烈一向明亮的雪山都为之黯淡。又或云遮雪山,雪山固然壮阔,长云更其浓厚弥漫,雪山在长云之下终是暗去。高原的物候特征,衬托出战场的寥落悲壮。

第二句极写“孤”字。孤,既是地理位置之远,更是边关征人内心的孤寂感。自古以来,玉门关已是中原和边关的分水岭。如王之涣所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再往西去,出了玉门关,连春风都吹不到那里,连杨柳都不生长了,羌笛虽怨也无济于事,又何必再吹呢?诗中征人所守之城比玉门关还要远,竟要“遥望”才可看到,则城池之远,家乡之遥可想而知。这座城池不仅极其遥远,还是一座孤城,在此卫戍,征人内心之寂寞不言自明。

第三句写战士的生活,在沙漠中多次激战,连金属铠甲都磨破了。不写战事的紧张,征人的辛苦,只写一副铠甲因为用得过多而破损,实是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将战场的硝烟滚滚、战士们的殊死杀敌悉数表现出来。

第四句是征人们的豪言壮语。无论地方多么遥远,自然环境多么恶劣,内心多么思念家乡,但作为一个战士首要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所以他们自勉也是自豪地说:不击败敌人决不回家。唐人七绝中像这样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边塞诗,还有张仲素的《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令狐楚的《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曾经和汉战争,唐时已不存在,此处是泛指边庭战争。终不还,是誓言,亦是期望;是期望,亦是无奈。正如《出塞》诗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何时归家,身不由己,才是征人心中的最痛。他们的命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看家中断壁残垣、松柏冢累累的生者;还是竟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的不幸死者? 自古征人之苦莫不如此。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鉴赏】这是战争中胜利的一幕。

前二句写战争中的景象,突出大漠的“风”。第一句写风沙之大,铺天盖地,遮掩日光,把大漠自然环境之恶劣一笔带出。第二句以动态写风,红旗翻飞,因为风大,都卷到一起去了,以红旗、辕门带出战争的场景。辕门,军营的正门。古代乘车作战,行军扎营时用车环卫,以保安全,出口处用两部车的辕相对竖起作门状,故称辕门。后来习惯把军营的正门叫作辕门。此二句不仅把地理环境和战争事件交代清楚,战事的紧张亦在强劲的风势中逼迫而出。

三、四句写战事中的捷报。增援部队正向前挺进,战争已胜利结束。洮河,在今甘肃西南部。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住在洮河流域,这里用来泛指敌人。这两句直赋其事,其中的喜悦与自豪显而易见。“已”字,将前军的英勇,制胜的迅速,闻捷的喜悦,都生动地渲染出来。成功描写胜利喜悦的,还有王建的《赠李愬仆射》:“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此诗和前数首一起构成了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在这一组诗里,每首诗都精确地描绘了部分场景,结构在一起组成了征人战争与生活的广阔图景。战士们情感丰富而细腻,既有浓浓的思乡念远,又有保家卫国的自勉与责任;既有捷报频传的喜悦与自信,也有独处塞外的无奈与孤寂。它们被置放在边庭的自然环境之下,那里有雪山暗云,有烽火高楼,有大漠风尘,雄浑的意境蕴含着缠绵而又悲壮的基调。边庭的音乐,屡屡扣动着征人的内心,有羌笛吹响离别的《关山月》,有军中乐声永远不变的离别乐章,衬托着感情的深沉与苦痛。这些感情在紧张的战事中不断得到沉淀与升华,边塞的战争与思念,凡此种种侠骨柔情的征人生活,尽在诗人笔端。

作者:张春晓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71-72-73-74-7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