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代悲白头翁
释义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鉴赏】此诗是拟古乐府,又称《代白头吟》,是刘希夷的代表作。

开头十二句,写女子的韶华易老。洛阳城东的桃李飞花,在天空盘旋飞舞,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容颜如花的洛阳女子,见到落花而发出了幽幽的叹息。她为什么叹息?她在想什么?眼前的花落枯萎,变了颜色,等到明年花开的时候,自己又会在哪里呢?人生啊人生,高大的松柏片刻之间就化为了柴薪,沧海桑田,古往今来,又经历了几多变幻?繁盛的洛阳城,多少古人的活剧在这里上演,但现在那些人都在哪里? 只余下今人在此,对着摧折花儿的风声,独自黯然神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后面十四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是转折,由美女转至老翁,叙述视角的转换,却并非意味着情感的转换。诗的感叹韶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这位老翁真可怜,他也是昔日的美少年。他与公子王孙们交游,饮宴歌舞于落花之前。此处点“落花”两字,与前半部分的洛阳美女兴起感叹之物相触接。这位白头翁,年轻时是豪贵公子,出入于光禄池台、将军楼阁,光禄是文官,将军是武职,这两句概写其与豪贵交游之状。昔日的显赫,却并不能换来人们对他的真正关心。有朝一日他卧病在床,从前的相识朋友都绝迹不至,更无人邀他去斗鸡走马,追逐荣华。俊美的容颜又能持续几时呢?不久之后,乱如丝棼的白发就已经爬满了他的两鬓和额头。此时再看古来的歌舞繁华之地,只剩下暮色沉沉之中,鸟雀们在悲伤地哀鸣。

此诗分别从洛阳美女和白头翁两个视角来进行自述性的抒情。对老翁而言,他经历过繁盛与衰败的两个人生阶段,其人生智慧凝结在他的自身遭遇之中。而这位洛阳美女,“全盛红颜子”,年经虽轻,但触物生情,已经对自己将来的结局有所预感。其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与这位白头老翁相契合。这种结构方式,具有乐府的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特点,给全诗抹上了一层消极忧伤的色彩。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据《大唐新语》记载,刘希夷作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继而悔之,以为不吉,除去。又作出现在这两句。但这两句还是意态萧索,刘希夷慨然不再修改,说“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于是四句并存。一年后,他就被奸人害死,一语成谶。而害死他的奸人,据《南部新书》记载,就是刘希夷的舅舅,也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宋之问苦爱这两句诗,向外甥求索不与,怀恨在心,命人用土袋将刘希夷压死。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为诗而死,令人痛惜。

南朝的乐府诗向以流丽华美闻名,已非汉代乐府的本色。唐人乐府继承六朝,在音节的流利、文辞的华美、情感的流淌上更具婉转之姿。刘希夷此诗一出,即传为名篇,这与它的内在情感之动人和外在形式之美丽是有关系的。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6-27-2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0: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