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从军行
释义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风雪中行军的绝句,写得十分壮美。前两句着力渲染环境的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呼啸,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叶早已刮光,枝梢也被狂风折断。作者善于炼字,“裂”、“折”这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出边塞严寒恶劣的环境特点。“横笛闻声”是倒装句式,即“闻横笛声”。在这荒凉的边塞上,忽然传来高亢嘹亮的笛声。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面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那水晶一般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多么绚丽! “直上”二字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摇摆、一往无前的形象,不正是将士们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的象征吗?诗歌的结句颇见功力,一白一红,相互映衬,而那天山皑皑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色彩鲜明,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一处精彩的奇笔。绝句的前后两联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才能映衬出行军将士勇武矫健的英姿。全诗押入声“屑”韵,更能增添全诗的悲壮。

虽然该诗写部队行军的情景,要展示出唐军的士气和威力,但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行军将士,只是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横笛”和“红旗”。诗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闻声”而远望寻人,寻而“不见”,突然看见远处雪山上的红旗在动,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俨然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诗歌的后两句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而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陈羽之前,孟郊《洛桥晚望》云:“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上嵩山雪。”陈羽的这首《从军行》不仅结构和孟诗相似,用韵也和孟诗相同,甚至同是以“雪”收束全篇。“红旗直上天山雪”较之孟郊的结句,色彩和动静的对比更为突出鲜明,富有诗情画意之美。

作者:陈鹏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65-36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