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正月十五夜
释义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鉴赏】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大街小巷男女老幼倾城出游,甚至平日难有机会出门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三五成群出来嬉闹游玩。平日就多闲又多情的文人们更是不会错过这大好机会。这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民间佳节。男女老幼积蓄一年的情感在这一天终于有机会尽情宣泄。其盛况有点类似今日西方的狂欢节。此情此景,《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等杂著中都有许多记载。热闹之后,自然也少不了题诗作文。翻翻中国古代的诗词文章,其中有多少是与元宵佳节有关! 其中年代较早且广为流传的要数苏味道的这首诗了。

“火树银花合”,是说元宵的装点,每年的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各式各样花灯挂满街头,像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一排排,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是一个灯的世界、灯的海洋。一个“合”字说明灯火之繁富,就像要向人们围拢过来。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中“合”也是此意。人太多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平日紧锁的城门也被打开了。因为护城河两岸彩灯高挂,看起来就像天上的银河,所以此处说“星河”。

以上写元宵之夜的整体氛围。下面就人们的具体活动作了分述。达官贵人坐着马车,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明月高悬,普照人间,人们无处不在月光的笼罩之下。歌女们穿得花枝招展,唱起了流行歌曲《梅花落》。今天要好好享受这良辰美景,欢乐的时光你慢些走吧。留恋美好时光,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一个极富中国气息的节日就这样寥寥数笔气息全出,给人一种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祥和温暖的感觉。《唐诗成法》说此诗“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这首诗生活气息浓厚,写出了中国人向往的一种国泰民安的生活情景。至今读来,仍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毕竟,追求生活祥和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吧。

这首诗在艺术上,对仗工整又不失自然天工。如各联末尾字一“合”一“开”、一“去”一“来”、一“李”一“梅”,既是情境内容的需要,又不失艺术上的严整。《唐诗镜》说此诗“纤浓恰中”,《姜斋诗话》说此诗“浑然一气”,都得其中三昧。

作者:吴中胜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5-2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0: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