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洛阳女儿行
释义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鉴赏】 此诗应为王维年轻时所作。这位女子的身份,可能先是歌女,后被豪贵收为姬妾。

起句简单介绍洛阳女儿。这位对门而居的少女,容颜才十五岁左右。她的丈夫骑着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上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侍女捧上金盘,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脍。这两句用她的丈夫和侍女侧笔映衬出她的华丽富贵。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想出个门吧,长长的罗帏遮蔽着她,一直送上七香车中;晚上归来,双开的宝扇迎接着她,将她迎回华丽的帐中。这位洛阳女儿就是一只养在深闺的金丝鸟儿呀。

“狂夫”四句,宕开一笔,转写洛阳儿女的丈夫。这位男子年轻富贵,意气骄奢,甚至要超过晋代以骄奢闻名的富豪石崇。这位女子颇受丈夫的宠爱,丈夫甚至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于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以此典故来类比其婿,其豪奢可知。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棂上。九微灯是汉武帝等候西王母时所燃的灯,洛阳女儿的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坐。“坐”字用得妙,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这两句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赵李,赵指汉成帝时的赵飞燕,李指汉武帝时的李夫人,两人皆以善歌妙舞闻名,受宠一时。

末尾发出诗人浩叹:谁来怜惜容颜如玉的越女呢?她们还在贫贱之中,在江头浣着轻纱呢。结句看似在惋惜越女没有得到洛阳女儿养为金丝雀的机会,但洛阳女儿的生活,又真的是越女所想望忻慕的吗?

本篇写洛阳儿女颇有汉乐府风采,通篇写尽其娇贵之态。但笔下虽然以写洛阳女儿为主,而其内在却在讽刺娶了洛阳女儿的豪贵。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北江曰:“借此以刺讥豪贵,意在言外,妙。”

作者:黄鸣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15-116-11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1: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