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释义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鉴赏】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离开长安,将赴吴兴任湖州刺史。临行前,他特意登上长安的知名游览胜地乐游原。诗人寄情山水,遥望昭陵,追怀盛世之余,亦传递出抱负未展、壮志未酬的人生遗憾。

一、二句写诗人自身处境与澹然心境。在京城为官,看起来令人艳羡,却是有名无实的闲职。胸怀壮志的人,为何却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或许是因为自己“无能”吧。淡淡的自嘲中,透露出诗人多少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辛酸与无奈?我喜欢那种孤云悠闲的感觉,也喜欢那种像僧人一样的清净。从这两句来看,一个疲倦于政务而欲脱离红尘、寻觅超脱人生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三、四句却陡然一转,将作者欲出守外郡为国效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既然京城无用武之地,那就“手持旌麾,远去江海”吧,诗人报效国家之急切,历历可见。只是离开京城前,诗人不免要再次遥望昭陵,依依不舍之中,万般感慨,皆在这一望之间。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诗人外放之前,为何对昭陵念念不忘?清人张文荪曾解释说:“昭陵为唐创业守成英主,后世子孙陵夷不振,故牧之于去国时登高寄慨,词意浑含,得风人遗意。”(《唐贤清雅集》)唐太宗曾开创大唐盛世,功业彪炳千秋,而其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更是令无数诗人倾慕不已。诗人此时“追怀贞观”,其实是对时局衰败以及朝廷昏聩无能的无言讽刺。

此诗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而止,表面写内心之悠闲清静,实则暗藏壮志之波澜翻涌,既委婉表达对时政的讽刺与抨击,又激荡着“江湖魏阙之思”(《诗境浅说续编》),“忠爱之思,溢于言表”(孙洙《唐诗三百首》卷八)。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85-38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