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寄全椒山中道士 |
释义 |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鉴赏】此诗作于德宗建中五年(784)秋日,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表达了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秋风秋雨,诗人因斋舍寒冷而忽然想起了山中的友人。“冷”一方面指出当时气候的寒冷,更是写诗人心头的“冷”,即孤寂。诗人自己在城中的官舍里尚感寒冷,更何堪山中的友人呢?推己及人,体现了作者与山中客深厚的情谊。此时的友人在做什么呢?一定是在山沟里打柴,准备归来后用来炼丹。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后因借为道家修炼。此句交代了友人山中客的身份——道士。天气如此寒冷,友人却仍执著地修炼,一位有道高人的形象突显出来。 诗人饮酒驱寒,又念及友人在山中修炼的艰难,欲在这秋风冷雨之夜携酒拜访,使友人得到些许安慰。“慰”字与首句“冷”字相对应,给人些许暖意。可是落叶满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哪里去寻找友人的踪迹呢?“满”字、“空”用得好,满山落叶更显山林之空。如此,找到朋友是不可能的了,更谈不上与他在风雨的夜晚对酒长谈了。尾联落笔空灵,给人无限遐想。看似萧疏淡远,实则深挚热烈的感情蕴含其中。 此诗诗“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张谦宜《茧斋诗谈》),实为“化工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苏东坡曾模仿此诗,据《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是啊,不是东坡无才,实在是这首诗天工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非他人所能学。 作者:吴中胜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6-37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