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释义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鉴赏】诗人孟浩然与友人丁大相约同宿于僧人业师的僧房,但好友丁大却久候不至。孟浩然则将等待友人之时所见的景色变化、心境如何作成此诗。

全诗前六句为写景,从天色渐瞑、夕阳西下直写至夜色渐浓、皓月直升。“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首句描写的是暮色之景。夕阳在西边的山岭缓缓落下,千山万壑刹那间忽已昏暗静谧。“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此句描绘的是夜色降至的美妙景色。皓然月色照拂在浩浩松林之上,越发为这夜色添了几分凉意;风声泉水声相互共鸣,愈加清晰灵动,十分悦耳。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风泉而感山幽,山水清音,悠然自远。《唐贤三昧集笺注》赞曰:“使人生尘外之想,幽绝。”诚然。“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则是在描写自然景色背景下的人文景色。山中的砍柴人已经差不多都归家去了,而在暮霭之中,归巢的鸟儿也已经安定。这两句写诗人所见到的归人与归鸟,而在这一过程中,亦说明了诗人等待好友的时间不短,已然有一段时间了。

前六句写景既佳,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炼字亦极巧妙。“度”字写出了夕阳西下的过程,使画面具有动态感。“倏”字原意为忽然,用在此处,则表现了暝色悄然将至,在那不知不觉之间。《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周珽评论曰:“‘生’、‘满’二字静中含动,‘尽’、‘定’二字动中得静,禅语妙思。伯敬谓‘尽’字不如用‘稀’字,那知‘尽’字得暮宿真境。”

末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点题。好友丁大约好今晚来这寺庙与我同眠,我在这布满藤萝的小径弹奏着古琴等待他的到来。“子”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美称,此处代指好友丁大。以“孤”字来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更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藤萝总是一簇簇一丛丛生长,枝蔓交错,而诗人却是独自一人在等待好友,用“萝”字来修饰小径,更反衬了诗人的孤独。这两句清晰地勾勒出诗人独自伫立小径,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到来的形象,十分生动,跃然纸上。

这首候友之诗,清幽静谧的景色却充满了动感,用词含蓄却饱含韵味,“不做作清态,正是天真烂漫”(张谦宜《茧斋诗谈》)。

作者:孟佳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4-2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9 1: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