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府 |
释义 |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鉴赏】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杜甫当时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府。严武是杜甫的好友严挺之子,杜甫刚到蜀中,孤苦无依,严武入蜀为节度后,照顾了这位父亲的老友,杜甫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本诗就是杜甫夜宿于严武的幕府,感怀而作。 “清秋幕府井梧寒”,首句即勾勒出清秋高爽之景,井边的梧桐,在寒风中瑟瑟作响,带来了秋天的萧瑟之意。此时,杜甫独宿江城,桌上蜡烛已经烧残,可见夜色已晚。四处俱静,可杜甫却毫无睡意。他的心中,有无限的感伤。 颔联一向为人称道。“永夜角声悲自语”,角声本为军营中报时之号,其声凄苦,在漫漫长夜中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悲伤的人在自言自语,如泣如诉;“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句,其意旨更是出奇制胜。月挂中天,如此良夜,月色正好,可谁又有心来赏月呢?这两句峻峭警拔,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云:“‘悲’字,‘好’字,作一顿挫,实七律奇调,令人读之烂不觉耳。”清王嗣奭《杜臆》也说:“‘永夜角声悲’、‘中天月色好’为句,而缀以‘自语’、‘谁看’,此句法之奇者,乃府中不得意之语。”这些评论,将诗意上下联通,是有道理的。杜甫此时“独宿”于幕府之中,所有这些失意之语,暗示着老杜在严武幕府中亦不得志。 颈联可说是部分地解释了杜甫失意的原因。风尘荏苒,年华流逝,与中原的音书都断绝很久了;关塞萧条,行旅甚难通行,想回中原一看,都无机会。尾联则以“伶俜十年”作结,可见这十年来杜甫在的艰难隐忍、颠沛流离。最后又归结于此时在严武幕府中暂时的安定,虽然并非是自己最希望的结果,但“强移栖息一枝安”,就像鸟儿飞翔了很长时间之后,只要有一根树枝可供栖息,就暂时来享受这一枝的安定吧。只见老杜独宿幕府之中,多少心事,一一出之,字字均有沉郁之致。 诗歌前后照应细致接榫,如“一枝安”中的“一枝”,恰好暗对首联中的“井梧”,盖梧树即有枝也;而“栖息”亦可对“独宿”,有草蛇灰线之迹。又此诗八句皆对,为律诗变例,亦只有老杜这样的诗中圣手,才可做到属对精切而韵意不乏。此诗沉着顿挫,是杜诗中的佳制。 作者:黄鸣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67-268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