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采菱女 刘义庆
释义

采 菱 女

[南朝·宋]刘义庆

东平[1] 吕球,丰财美貌。乘船至曲阿[2] 湖,值风不得行,泊菰[3] 际。见一少女乘船采菱,举体皆衣荷叶。因问:“姑[4] 非鬼邪?衣服何至如此?”女则有惧色,答云:“子不闻‘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乎[5] ?”然有惧容,回舟理棹,逡巡而去。球遥射之,即获一獭。向者之船,皆是蘋蘩蕴藻[6] 之叶。

见老母立岸侧,如有所候,望见船过,因问曰:“君向来不见湖中采菱女子邪?”球云:“近在后。”寻射,复获老獭。

居湖次者咸云:“湖中常有采菱女,容色过人。有时至人家,结好者甚众。”

——《幽明录》


【赏析】

东晋的陶渊明,曾经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此后在文人雅士中风靡了一千多年!近年,也有学者研讨这位靖节先生理想境界中的原型出自何处,因而有桃源之谜之探寻。当然,现实生活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没有的。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现实世界难以寻到理想的桃花源,但文人雅士的心理机制,却从未停止过对它的追求。他们仍仿照《桃花源记》之作设计桃花源文化意境,写出一篇又一篇含有桃花源气味的文章。

这篇《采菱女》即为其中之一。可不是吗?曲阿湖中,少女乘船采菱,老母岸立望归,相依为命的母女,过着清贫安乐的生活。邻近住民知道她们的底细,但心地好的人们却不因她们是异类而见嫌。这里的“桃花源境”,人与妖和平相睦,竟然使是成精怪的水獭也能过着安定的生活。

“有时至人家,结好者甚众。”寥寥几笔,于轻描淡写之中,写出即使异类亦渴望宁静生活,由此而窥见一幅桃源意境的理想图像。

历史上往往是先进文化地区的人们,开始以征服者的傲慢态势审视一切的。这位吕球公子看来有着敏锐的思维功能,有超群的武术,有见于东方社会以衣衫辨贵贱的尺度,即以少女全身着荷衣,凭直觉就判断是妖。人妖不两立,就挑起一场轩然大波,两支箭杀死了手无寸铁的母女俩。全篇写妖与人之间的难于两存,结尾戛然而止,余韵未尽。

(盛巽昌)

注 释

[1].东平:郡名。郡治在今山东东平。东晋初期,北方士族南迁侨居,仍然在姓氏前冠以原来籍贯。

[2].曲阿(ē):县名,今江苏丹阳。

[3].菰(gū):草本植物,俗称“茭白”。

[4].姑:少女,小姑娘。为南朝时对未婚女子泛称。

[5].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这是《楚辞·九歌·少司命》中两句,意思是“忽然而来又忽然而消失”。

[6].蘋蘩蕴藻:蘋,蕨类植物,俗称“四叶菜”。蘩,白蒿。蕴,积聚。藻,水中隐花植物,俗称“水草”。此处乃指浅水和水边常见的三种植物。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8: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