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 失 鬼
[清]梁恭辰
嘉庆丙辰[1] ,家大人应会试,次场与王惕甫[2] 广文[3] (芑孙)同号舍。广文言其邻家子,有为鬼所凭[4] 者,其父母恐惧,已备牲醴[5] ,将延[6] 僧道超度祭享[7] 。适腊底[8] ,乞丐循乡间遗风,有装作跳灶王[9] 者,头戴破金冠,身披烂蟒衣,登门索钱。鬼惊惶曰:“神将到矣,速开后门,容我逃去!”遂寂然。病者竟免祟[10] 。此真所谓“冒失鬼”[11] 也!时韩芸舫[12] 先生(克均)亦在号中,闻之大笑。曰:“少所见,多所怪,世上人亦岂少此冒失鬼哉?”
——《池上草堂笔记》
【赏析】
在《斩鬼传》、《何典》一类小说中,冒失鬼是指鲁莽轻率、动辄忙中出错的角色。这本只是性格及做事习惯问题,但本文中的冒失鬼,虽也在匆忙中认错了“神”,却并不仅是个性习惯问题,更有道德心理问题。
这个鬼去祟人子弟,目的本不过借此讹诈一些祭享的牲醴。识见既卑微,自然也不会有多大本领及胆量,因而一听说该家要延僧道,大概就担心,不知是真的超度,还是请神驱祟。以致一见到金冠蟒衣,就心惊肉跳地误以为神将,惶惶窜去。可见这个鬼之所以冒失,不仅是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心怀恐惧。为什么恐惧?因为他行为不端,做贼心虚,怕遭惩罚,以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此鬼之所以成为冒失鬼,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心中有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每发现:一旦心怀鬼胎,连平素沉稳迂缓的人也会神经质地手忙脚乱起来,更何况生性冒失的角色?
韩芸舫大笑的话,也颇有深意:“世上岂少此冒失鬼哉!”这既指世上多鲁莽灭裂之徒,更可能指世上心怀鬼胎、疑神疑鬼者正多!因而本文虽短,却以富有戏剧性和喜剧意味的情节,对人情世态给予了深刻揭露和犀利讽刺,是《池上草堂》中比较精彩的篇目之一。
(鄢化志)
注 释
[1].嘉庆丙辰:即嘉庆元年(1796)。嘉庆是清仁宗年号(1796—1820)。
[2].王惕甫:即王芑孙(1751—1818),字念丰,号惕甫。清长洲人,乾隆进士,官华亭教谕。性简傲,与张问陶、法式善等人唱和,书法仿刘墉,尤负重名,有《渊雅堂诗文集》。
[3].广文:官名,明清时泛指教官。
[4].凭:凭凌、欺凌,此指附体为祟。
[5].牲醴:祭礼用的酒肴。
[6].延:请。
[7].超度祭享:超度亡灵,使之享受祭品。
[8].腊底:腊月(旧历十二月)底。
[9].跳灶王:扮成灶王的形象跳神。这本是旧时祭祀中请神以驱邪的舞蹈,后来乞丐每借此举以索取财物,作为行乞手段。
[10].免祟:免于被鬼附体作祟。
[11].冒失鬼:迷信传说中一种鲁莽轻率的鬼。
[12].韩芸舫:韩克均(1766—1840),字德嶷,号芸舫,山西汾阳人,历任贵州、云南、福建巡抚。为作者父亲的同科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