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户女子
[清]乐 钧
有商人日暮闲行,见一女子倚户而立,丰态楚楚。商注目久之,女遂招之入。旁有过者见之,以为私期也。告其邻里,图执之。邻里讶曰,此实空宅,安有女子?其必魅也。率数人入宅索之,果无人迹。唯东偏一室,古棺在焉。尘埃封积。觉棺盖旁缝开裂,微露衣襟。共启视之,则一人覆卧枯骨上,乃所见商人也,已绝矣。求其亲属而归之,瘗[1] 古棺于土。
——《耳食录》
【赏析】
本篇写了一个迷恋女色的商人被丽鬼所害的故事。故事语言简洁精炼,篇幅不到二百,仅写了两个人物,而劝人莫贪女色的创作意图很鲜明。
明清文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倡导文学的教化作用。因此,在作品中总按照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道德观念来塑造人物,本篇中的商人作风不正,见一个风致、绰态的女子就起邪念,不辨人鬼,久久“注目”而立;那个女子生前大概也是一个娼妓,恶习不改,到了阴间仍重操旧业,还在倚门卖笑。二者是同气相求,所以一拍即合。
作者选择商人作为他笔下的鞭挞对象,是有他的思想基础的。中国“士不经商”的观念很普遍,且根深蒂固。商人似乎是“不义”的同义辞,不仅是“唯利是图”、“投机倒把”之辈,而且也是“寻花问柳”、“窃玉偷香”之徒。在作者的笔锋下,贪色的商人“覆卧枯骨上”也是顺理成章的。
贪色纵欲者,最后不免下场悲惨,这是作者向世人发出的劝诫和警告。
(纪乃咸)
注 释
[1].瘗(yì):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