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刘贯词 李复言
释义

刘 贯 词

[唐]李复言

洛阳刘贯词,大历[1] 中,求丐[2] 于苏州。逢蔡霞秀才者,精彩俊爽,一相见,意颇殷勤,以兄呼贯词。既而,携羊酒来宴。酒阑,曰:“兄今泛游江湖间,何为乎?”曰:“求丐耳。”霞曰:“有所抵耶,泛行郡国耶?”曰:“蓬行[3] 耳。”霞曰:“然则几获而止?”曰:“十万。”霞曰:“蓬行而望十万,乃无翼而思飞者也。设令必得,亦废数年。霞居洛中,左右亦不贫。以他故避地,音问久绝。意有所恳,祈兄为回。途中之费,蓬游之望,不掷日月而得,如何?”曰:“固所愿耳。”霞于是遗钱十万,授书一缄。白曰:“逆旅中遽蒙周念,既无形迹,辄露心诚。霞家长鳞虫[4] ,宅渭桥下。合眼叩桥柱,当有应者,必邀入宅。娘奉见时,必请与霞少妹相见。既为兄弟,情不合疏。书中亦令渠出拜。渠虽年幼,性颇聪慧,使渠助为主人。百缗之赠,渠当必诺。”贯词遂归。

到渭桥下,一潭泓澄,何计自达?久之,以为龙神不当我欺。试合眼叩之,忽有一人应。因视之,则失桥及潭矣。有朱门甲第,楼阁参差。有紫衣使拱立于前,而问其意。贯词曰:“来自吴郡[5] ,郎君有书。”问者执书以入,顷而复出曰:“太夫人奉屈。”遂入厅中,见太夫人者年四十余,衣服皆紫,容貌可爱。贯词拜之,太夫人答拜,且谢曰:“儿子远游,久绝音耗。劳君惠顾,数千里达书。渠少失意上官,其恨未减。一人遁去,三岁寂然。非君特来,愁绪犹积。”言讫,命坐。贯词曰:“郎君约为兄弟,小妹子即贯词妹也,亦当相见。”夫人曰:“儿子书中亦言,渠略梳头,即出奉见。”

俄有青衣曰:“小娘子来。”年可十五六,容色绝代,辨慧过人。既拜,坐于母下。遂命具馔,亦甚精洁。方对食,太夫人忽眼赤,直视贯词。女急曰:“哥哥凭来,宜且礼待;况令消患,不可动摇。”因曰:“书中以兄处分,令以百缗奉赠。既难独举,须使轻赍[6] 。今奉一器,其价相当,可乎?”贯词曰:“已为兄弟,寄一书札,岂宜受其赐?”太夫人曰:“郎君贫游,儿子备述,今副其请,不可推辞。”贯词谢之。因命取镇国碗来。又进食,未几,太夫人复瞪视,眼赤,口两角涎下。女急掩其口曰:“哥哥深诚托人,不宜如此。”乃曰:“娘年高,风疾发动,祗对[7] 不得,兄宜且出。”女若惧者,遣青衣持碗,自随而授贯词曰:“此罽宾国[8] 碗,其国以镇灾疠。唐人得之,固无所用。得钱十万,可货之,其下勿鬻。某缘娘疾,须侍左右,不遂从容。”再拜而入。贯词持碗而行,数步回顾,碧潭危桥,宛似初到。视手中器,乃一黄色铜碗也,其价只三五镮[9] 耳,大以为龙妹之妄也。

执鬻于市,有酬七百八百者,亦酬五百者。念龙神贵信,不当欺人。日日持行于市,及岁余,西市店忽有胡客来,视之大喜。问其价,贯词曰:“二百缗。”客曰:“物宜所直,何止二百缗。且非中国之宝,有之何益?百缗可乎?”贯词以初约只尔,不复广求,遂许之。

交受。客曰:“此乃罽宾国镇国碗也。在其国,大禳人患厄。此碗失来,其国大荒,兵戈乱起。吾闻为龙子所窃,已近四年。其君方以国中半年之赋召赎,君何以致之?”贯词具告其实。客曰:“罽宾守龙上诉,当追寻次,此霞所以避地也。阴冥吏严,不得陈首,藉君为由送之耳。殷勤见妹者,非固亲也,虑老龙之馋,或欲相啖,以其妹卫君耳。此碗既出,渠亦当来,亦消患之道也。五十日后,漕洛波腾,瀺灂[10] 晦日,是霞归之候也。”曰:“何以五十日然后归?”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复。”贯词记之。及期往视,诚然矣。

——《续玄怪录》


【赏析】

本篇写的是书生刘贯词为龙神千里传书的故事。龙子借刘贯词之手交还罽宾国镇国之碗,以避免上天惩罚之祸;刘贯词靠卖碗得获十万钱之资,以免除他乡求丐之苦。写的是人神巧合,反映的却是人情世态,这也说明志怪小说虽然可以尽情驰骋想象,但从根本上来说,仍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土壤。

小说中刘贯词的形象是鲜明的。他为人诚恳、坦率,重视友情。对此,小说中有多次表现。第一次是与龙子萍水相逢,龙子问他泛游江湖目的何在,刘贯词毫不掩饰,如实以告,为此赢得了龙子的信任,委以传书的重托。第二次是来到渭桥之下,只见潭水泓澄,无路可通,刘贯词却认为“龙神不当我欺”,大胆地合眼叩击桥柱,遂能破水而入。第三次是他拿着龙妹赠与的黄色铜碗出水,到市上去卖,顾客有出七百八百的,也有出五百的,可就是没有出十万的,而刘贯词始终抱定“龙神贵信,不当欺人”的信念,最后终于得遇胡客,以十万钱之价将铜碗出手。第四次是胡客问刘贯词碗从何来,刘贯词仍然是据实以告。而胡客也将龙子盗碗的秘密和盘托出,使刘贯词恍然大悟。以上几个回合,不仅充分表现了刘贯词性格的率直、坦诚,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信义为基础。这种人生的哲理,通过人神交往的神奇故事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饶有兴味。

龙母、龙子、龙妹三个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龙母容貌可爱,言谈之间,彬彬有礼,但筵席之上却两次露出食人本性。第一次是“忽眼赤,直视贯词”,第二次是“瞪视,眼赤,口两角涎下”,可见是一次比一次更厉害。这种善恶集于一身的龙神形象,在以前的小说中是很少见的;龙子精彩俊爽,虑事周密,特别是安排其妹陪客,使刘贯词不致成为龙母口中之食,更可称得上是“知母莫若子”。龙妹容色绝代,辨慧过人,特别是龙母两次欲食刘贯词,龙妹两次阻止,都极为及时、得体,充分显示出她的聪明和智慧。三个形象,同中有异,可谓相映生辉,各呈其妙。

小说的构思也很精巧,多次发生出人意外的转折。如首云“蔡霞秀才”,其实却是洛水龙子;太夫人对刘贯词千恩万谢,筵席上却又瞪目垂涎相对;说是要赠送价值十万钱的宝器,取出来却不过是一只黄色铜碗;等等。最出人意外的是第一段龙子向刘贯词郑重介绍他的少妹,称道“渠虽年幼,性颇聪慧”,谁不以为是要在刘贯词与龙妹之间牵上一根红丝绳呢。读到后来,才知道龙妹的出场,其作用是为了保护刘贯词免遭吞噬之灾。这样的构思,摆脱了同类作品人神恋爱的传统程式,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赵山林)

注 释

[1].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

[2].求丐:寻求达官贵人的资助。

[3].蓬行:像蓬草一样随处飘荡。

[4].长鳞虫:为鳞虫之长,指龙。

[5].吴郡:即江苏苏州。

[6].轻赍:轻便而拿得动的。

[7].祗对:按照礼数陪客。

[8].罽(jì)宾国:西域国名。

[9].镮(huán):即缗,一千铜钱。

[10].瀺灂(chánjué):水声。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1: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