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卖高帽子 宣鼎
释义

卖高帽子

[清]宣 鼎

[1] 有长官某公,贪黩[2] 喜投赠,爱逢迎,下僚有以珠玉玩好代芹献[3] 者,指顾[4] 得优缺[5] 。性傲者不屑为,囊空者不能为,甘沦落伤匏系[6] 者,指不胜屈[7] 焉。

席帽山下某生,素狡狯,初以京职出为晋之参军[8] 。抵省垣[9] ,投芳版[10] ,冠服来谒。叩拜极恭,词意亦逊,长官笑语之曰:“汝自内城[11] 来耶?”曰:“然。”曰:“京中无物不昂其值,然究较外间美。汝远来必携有佳品,是何艳名,有何新样,可详晰以告欤?”生鞠跽[12] 对曰:“下属久处京华,长安米贵[13] ,旅橐[14] 不丰,仅买得一百顶高帽子,峨峨若方山冠[15] ,的是时式。拟遍送大人先生,聊代羔雁[16] 。”长官正色曰:“贵厅[17] 未免失言,老夫生平向不喜戴高帽,汝不知耶?”生急承应曰:“唯唯否否。宪台[18] 乃圣贤之徒,当与周召[19] 齐名,范韩[20] 媲美,如何喜着此切云嵯峨[21] ?”长官色转霁[22] ,掀髯大笑曰:“然哉!此贵厅之能识老夫也。虽然,子既购来,亦必售去,沿途匝月,能销几何矣?”生笑应之曰:“而今不足一百,仅有九十九顶耳。”问何故,曰:“适才即卖去一顶,与宪台戴者非欤?”长官为之干笑,知是东方滑稽[23] 一流,不敢轻视,但饬[24] 其早履新[25] ,谨官守而已。而外间竟呼生为出卖高帽子参军,通衢[26] 妇孺无不知名。余俸既丰,宦囊始足,蛾眉之妾豢于室,兔尻之僮[27] 纷于前,出必呵导乘舆,入必持筹握算,眼前富贵,镜里荣华,皆是高帽下求生活来者。

先是邑庙有无常使者[28] ,泥像甚灵,为鬼雄。尝魅人使病,具酒浆香帛往谢,病始已。剃发匠老秦之子乳名三小,亦为其所魅。无已,顶礼愿为其门下徒,果获鬼喜,累向梦寐中相与周旋。秦每夕得剃发值,必与其子市白酒牛肉往庙拜而后坐,先敬其师,已而自饮啖,口喃喃与鬼师语,似皆幽冥荒诞之事,或果报不测之谈也,盘空尊竭而后归。一夕又至,问:“酒甘乎?”像应之曰:“甘。”问:“肉美乎?”亦应之曰:“美。”是夜醉归,鬼即随其室。其父夜夜闻三小与鬼语,或唱山歌,或演官腔。患之,邀术士百计遣,莫去。一夜潜以美酿一瓶置三小卧室,鬼至酌而甘之,竟大醉眠,鼻息鼾然矣,竟现厥状[29] 。其父偷起视之,白衣草履,披发被肩,面色若靛,僵卧若尸,头上高帽长二尺余。举粪帚痛击之,鬼醒,持伞夺门吼而奔。其父遽攫其高帽,罥[30] 手如蛛丝,腥臊欲翻肠胃。烈焰腾腾,焚之殆尽。鬼竟绝迹,不敢复来,其子竟得如常。而参军署门首,每夕必闻剥啄声。阍者问则不一应,启则无所见。

叩月余,生怒,夜起从门隙窥侦,则一无常使者顶童童[31] 发蓬蓬痴而立。生叱之云:“老魅敢尔!然则堂堂参军即不能榜汝耶?”鬼应曰:“余诚知参军尊,然吾帽为秦家焚毁,无此物即不能勾人。闻君家素以卖高帽得名,乞售我,不吝偿也。”生曰:“去,明当馈汝。”晨起倩工制一高帽,大如式,命阍者焚于庙。其夜又至秦家哄闹万状,三小竟终身皈依,不敢萌侮师恶想。

懊侬氏曰:某生之得名也,妇孺知之,而鬼雄亦知之。然后知峨其冠者,在鬼固自信能勾人,在人亦自夸能吓鬼耳。高坐堂皇[32] ,喊声雷震,乌纱虽贵,白镪能沽[33] ,其不为剃发匠攫而焚之,亦幸矣哉!

——《夜雨秋灯录》


【赏析】

人们常把恭维、奉承说成是戴高帽子。看,戴上一顶嵯峨切云、危乎高哉的帽子,是多么神气、威风。爱戴高帽,世人不免,而尤以官场人物为甚。这些人或大或小,都有些权,权则须威,不戴高帽子,哪得许大威风?更有甚者,一些人不满足于口头的恭维,进而贪求实际的财货,于是高帽子就由纸的变成金的、银的了,戴上那样的高帽子就更叫人敬畏了。高帽子是产生于腐朽的官僚体制,而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当官的很少不戴高帽招摇过市的。晋省长官就是众多峨冠者中的一个,但他有一次却被一个新上任的下属某生戏弄了一顿,请看这场好戏:

某生极谦恭地拜谒,“长官笑语之曰:‘汝自内城来耶?’”他像往常一样,以为又该发利市了,而且特别提起某生来自京城,更是觉得有奇货可得。下面话题就引上货品,快得惊人,见出他的迫不及待,馋涎欲滴,但又来点假模假样:“京中无物不昂其值,然究较外间美。汝远来必携有佳品,是何艳名,有何新样,可详晰以告欤?”先似乎还为某生设身处地一番,哄得人家心里暖暖的,后又以商量的口吻求观“佳品”,似纯乎鉴赏,非是贪求,让人在不经意间把“佳品”和盘托出。贪官也有贪官的法门。他的鬼伎俩早为某生窥破,某生来了个将计就计,巧取心肝。他先说“长安米贵,旅橐不丰”,答语得体;后报“佳品”,“艳名”为高帽,“新样”是“峨峨若方山冠,的是时式”,亦是所问。逼得长官只好作“老夫生平向不喜戴高帽”的辩白。他这一辩白适是暴露本来面目,至此已达到了喜剧效果。但“素狡狯”的某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长官来个兜底亮相。他抓住对方的辩白,着实地恭维一番,远比周召,近比范韩,直捧得长官云天雾地,快乐无比。当他掀髯大笑曰:“然哉!此贵厅之识老夫也。”那顶高帽正不大不小、不偏不倚戴到了他的头上,使得他发作不得,摆脱不得。

某生的这场戏够叫人解颐。虽然这并不能改变某长官贪婪的本性,革除官场腐朽的积习,但暴露一下总是好的,至少可以叫人认识到:某些大人物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抓住他们言行的破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狠狠地刺他们几下,使他们庶几知痛而有所收敛。这样的破绽多得很,官员自身言行的破绽,官场上法制与现实的破绽,所在比比皆是,只要有某生的机智和勇气,就可以让他们出出洋相。如果不怕丢乌纱帽,或者像剃头匠老秦不怕“开除公职”,干脆抡起粪帚,打向高帽鬼,烧掉他的高帽,或许他还真的不敢上门胡闹了呢!

(汤华泉)

注 释

[1].晋:今山西省。

[2].贪黩:贪污。

[3].芹献:指一般的送礼。

[4].指顾:谓顷刻。

[5].优缺:好的职位。

[6].匏(páo)系:谓久在微职,不得迁升。

[7].指不胜屈:谓数不清。

[8].参军:长官属员。

[9].省垣:省城。

[10].芳版:此指手刺、名帖。

[11].内城:皇城。

[12].鞠跽(jì):叩拜。

[13].长安米贵:谓京城生活费用高。

[14].旅橐:盘缠、旅费。

[15].方山冠:一种高帽,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

[16].羔雁:礼品。

[17].贵厅:对属员的尊称。

[18].宪台:对长官的尊称。

[19].周召:指西周的周公、召公。

[20].范韩:指北宋的范仲淹、韩琦。

[21].切云嵯峨:本形容帽子高耸,此代指高帽。

[22].霁:天晴,此指开笑脸。

[23].东方滑稽:东方指西汉东方朔,善诙谐,入《史记·滑稽列传》。

[24].饬:告诫。

[25].履新:谓就任。

[26].通衢:街市。

[27].兔尻之僮:当指男宠。

[28].无常使者:勾魂之鬼。

[29].厥状:其状,指鬼的本来面目。

[30].罥(juàn):挂。

[31].顶童童:谓头光光未戴帽子。

[32].堂皇:即大厅。

[33].乌纱虽贵,白镪能沽:谓官职能为金钱收买。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