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岁夜咏怀
释义 岁夜咏怀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

【鉴赏】无数人都期待着岁末,期待着守岁之夜。孩子喜欢听鞭炮的炸响,喜欢看烟花的绽放;老人喜欢家人的团聚,儿孙的环绕;而年轻人,更把新的希望寄托于新的时间,期盼来年万事如意。新的一年,总是给人以新的希望,新的怀想。文人们在守岁之时,把一腔诗情加以发抒,或是离家在外,寄寓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或是梳理心情,期待来年的时运转机。岁末咏怀,其题材大多不过如此。

可是,我们的诗人在开篇就颠覆了我们对岁末心情的种种猜想。“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他说,多年来我就如此不得意,新的一年又将如何呢?诗人对新年没有任何期许,他将心灵退回到最小的角落,已做好了接受同往昔一样“不得意”的“命运”安排。为什么诗人在新年之际会对未来做如此决绝之想呢?这和此诗的写作背景有关。

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人物先后被贬,有的不堪贬所的恶劣环境,再也没能回到京师。长期的贬谪生活让诗人对新的政治际遇早已不抱多少幻想。元和十四年(819),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寻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之时。

与诗人同时参与革新运动的好友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杳无音信。“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特别是好友柳宗元的去世,让诗人倍感痛切。元和十二年(817),朝廷派柳宗元到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考虑到刘禹锡的老母已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可现在,诗人却惊闻比他年轻二十三岁的柳宗元在贬所困病而亡,这怎能叫诗人不捶胸痛哭!

好友不在,前路渺茫,诗人已心如死灰,“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在极端的心绪下,诗人诉以极端的表白。他说只望在悠闲自在的日子里蹉跎度岁。看似颓丧的诗句中,透出的是诗人极端的苦闷、满腔的牢骚!

“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春色年年皆同,何时能看到一点新变化,何时能见到一点新的春日风景! 何时政治的春风才能吹过此处,让“我”对前路不再倍感绝望呢?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12-413-41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