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碧涧驿晓思
释义 碧涧驿晓思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鉴赏】这首《碧涧驿晓思》采用了形式最为“高古”的五言绝句体,却写得流丽婉转,清新空灵,如同一首小词。

根据内容推测,此诗当为行驿途中的作品,诗人清晨在驿馆中醒来,回味夜间的梦境,引起对“楚国”的思念之情,但看到庭前的景色,又有了一点淡淡的喜悦和若有所思。

首句写诗人刚刚睡觉,看到案上香灯荧然,昨夜的残梦似乎还萦萦未去,有一种亦梦亦真的恍惚之感,很符合一梦初醒时的生活体验。其中“伴”字延长了夜梦的时间感,似乎在醒来之前,香灯已经伴随着梦境度过了一个漫长的黑夜,有助于渲染惝恍迷离的氛围。次句宕开一笔,“楚国在天涯”表面上与梦无关,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正是诗人“晓思”的内容:原来昨夜梦回楚国,不禁“梦里不知身是客”了,直到梦后才发觉身在驿馆,而楚国还远在天涯。这一声叹喟饱含惆怅和依恋,茫然回顾,若有所失。

第三句再宕一层,不描写心中的故国风物,或梦中的所见所闻,而转到眼前的碧涧驿晨景:一抹斜月已经西沉,子规也停止了凄迷的叫声,庭院里满是明媚的山杏花,点亮了诗人的眼眸,也触动了幽幽的伤感。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刻意暗示残月和子规在前夜给人带来的心理感触,倘若他立意以乡愁作为“晓思”的主题,那么描写月亮的圆缺或者子规的声声“不如归去”,也许是更为适当的选择,但他只写“月落子规歇”,没有为画面添加凄清的色调,反而把视线转到了“满庭山杏花”,可见“晓思”的内涵要比单纯的思乡更为宽泛,或许眼前的杏花勾起了心中某个角落的过往片断,或许景物的变迁带给他一些流光易逝的感慨,或许他渐渐习惯这种流浪的感觉,又或许异乡的美好事物令他产生了些许沉醉……这些猜测都有存在的可能,但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这就给诗留下了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

另外,比起一般近体诗而言,这首作品在“腰部”的留白要更大一些,类似《菩萨蛮》对下阕末两句的处理,但《菩萨蛮》的转折和留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换韵来实现的,此诗因体裁所限,无法像词那样换韵,所以对似断非断、似续非续之间的处理难度更大,温庭筠作有多首《菩萨蛮》,其创作经验应该对此诗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启发。

作者:王颖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38-53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