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章台夜思
释义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鉴赏】刘若愚先生说:“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自古而今,怀乡念归,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条精神纽带,维系着士人的精神漂泊。不管穷达沉浮,不管用舍行藏,故乡永远是内心的回望。身处晚唐末世的韦庄,身经动乱,不得不离开家乡杜陵而远至江南避难,及至后来的入蜀,但不管到了哪里,故乡都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弦。

章台,故址在今陕西长安,汉时此地已成为了游览胜地。这首《章台夜思》,当是诗人在长安时因思念远在第二故乡江南的亲人而作的。

首联以发音哀怨的清瑟起笔,夜深人静,泠泠瑟音,如凄风苦雨般萦绕在一弦一柱上。这时候,又听到了低沉的角声,因念亲心切,恍以为这角奏的是南方的曲调。就像他在《思归》中写的:“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魏晋玄学名士曾就“声有(无)哀乐”争执不休,音乐本身或许无关哀乐,但心悲之人闻之,可能便移情于声,故本无哀乐之声因这移情也变得有哀乐了。章台的角声也许夜夜响起,但在韦庄听来,却是那般的伤感。“残月下章台”,说明夜已深,但诗人却无法入睡。

因无法入睡,诗人的思绪便荡了开去。“芳草已云暮”,一个“已”字衬托出诗人守候的长久、无奈,此句起兴,来引起下句的“故人殊未来”。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云暮”意同“凄凄”,两句诗都用芳草的“凄凄”来衬托等候之人的良苦用心。但即使如此难耐的等候,故人仍旧没有回来。“故人殊未来”,不仅回应诗题,也自然转到尾联。

正因为“故人”(即自己的亲人)还没有回来,所以诗人想写书信寄托思念。可因时局动荡,就连这点愿望都不能实现。于是只能眼看着秋雁南回,而空留自己无端思念。一个“又”字揭示出诗人的叹惋、无奈与凄凉。

晚唐诗人虽身处末世,有些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吟诵着孤独寂寞与闲愁悲哀,但也有如韦庄这样的关心民瘼、欲骋心志之人。从诗史的承继上来说,韦庄近承白居易的写实手法显得平易流畅,风格上则远绍杜甫的沉郁顿挫而成自己的情致婉曲。以这首诗来说,诚如清代的管世铭所谓:“(温庭筠‘古戍落黄叶’,刘绮庄‘桂楫木兰舟’)韦庄‘清瑟怨遥夜’,便觉开、宝去人不远。可见文章虽限于时代,豪杰之士终不为风气所囿也。”(《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总之,这首诗有“怨”但“不怒”,有“哀”却“不伤”,诚“悲艳动人”(钟惺《唐诗归》)也。

作者:刘晓亮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84-58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