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离思五首(其四)
释义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鉴赏】关于此诗所指之“君”,向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指元稹的原配夫人韦丛,如《云溪友议》云:“初,韦蕙丛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另一说指元稹年少时恋人崔双文,如《唐诗快》卷一五云:“上皆为双文而作也。胡天胡地,美至乎此,无怪乎痴人之想莺莺也。”笔者倾向于前者。

元和四年(809),元稹爱妻韦丛病逝,死时年仅二十七岁。韦丛死后,元稹悲痛欲绝,曾陆续创作多首悼亡诗,如《六年春遣怀八首》、《遣悲怀三首》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首“曾经沧海难为水”,应该是创作于爱妻病逝一年之后。

一、二句用两个人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概括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意。“沧海”句,来自于《孟子·心性》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其意为沧海以其雄阔壮丽而令其他江河湖泊相形见绌。“巫山”句则来自于宋玉《高唐赋》,其序云:“其始出也,㬣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极言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似松榯美姬,直让其他地方的云自惭形秽。此二句以沧海巫山起兴,意在指诗人与亡妻之间的情谊直可惊天地泣鬼神。沧海之水与巫山之云,均为世间至真至美之物,非其他地方的水和云可比拟。而对诗人来说,亡妻之美与真,又是哪个女人比得上的呢? 足可见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

如果说一、二句是从大处着眼的话,三、四句则从细节小处下笔。“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人多次经过鲜花盛开的“花丛”,但却无心欣赏,为什么呢?原来是诗人将一门心思放在亡妻身上,又怎么会再像以前一样去眷顾鲜花呢?此处“花丛”,一语双关,既指实体,又暗喻其他美女,表明其时诗人不会再对其他女色流连了。

末句以“半缘修道半为君”,为我们再次解释了“懒回顾”的缘由。从字面意义上讲,诗人不愿意赏花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要修道向学的缘故,一个则是因为思念亡妻而神思恍惚,百无聊赖。由此引起后人的异议。秦朝纡《消寒诗话》批评此句曰:“悼亡而曰‘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矣。”其实,批评者并没有理解诗人的苦衷。表面上看,悼亡只是“半缘君”,但事实上,“修道”不过是诗人思念亡妻过甚而采取的一种排遣手段罢了。

纵观这首诗,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不愧为悼亡诗中的名篇。薛雪《一瓢诗话》云:“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风人之能事也。至于属对精警,使事严切,章法变化,条理井然,杜浣花之后,不可多得。”此评语用在此诗身上,可谓贴切生动。

作者:乐云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74-47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