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寒食
释义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韩翃广为传诵的一首七绝即是《寒食》。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为后代津津乐道的佳话。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四)是这样说的:“德宗时,制诰阙人,中书两进除目,御笔不点,再请之,批曰:‘与韩翃。’时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宰相请孰与,上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也。’俄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因一首诗而为皇上赏识并授予职位,这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这一点类似宋代的陈与义。在科举年代,凭自己的才华而得官是众多士子的一生追求。有此幸运者,自然为人称道。

唐德宗赏识此诗,是因为此诗的确可谓上乘之作。寒食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按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节一百六日者。”诗歌落笔紧扣节候,“春城无处不飞花”点出春花烂漫、春意盎然。一个“飞”字用得妙,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说:“‘飞’字窥见作者之意,初欲‘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飞”字之灵妙,写出了逼人的春意,与晚唐韦庄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中“吹”字同妙。第二句顺着首句写来,“寒食”两字点题,“东风”承上句“春”字写来,上句写花,这句写柳。上句写满城之花,这句点出特定的“御柳”,即宫柳,似乎无意实则有心,为后面着了底色。前两句写节候、景物,后两句则重在人的活动。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烛以传火,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近臣,此唐制也。”但此时并非清明时节,按旧俗,寒食节是要禁火三日。唐代也有节日礼制方面的明文规定,据《唐会要》卷二十九“节日”条:天宝十三载三月敕:“自今以后,寒食并禁火三日。”而此时宫廷却蜡烛遍传,轻烟四散,足见宫中礼俗之混乱。“汉宫”指唐宫,这是以汉写唐的手法。这里暗指宦官乱政。中唐以后,李唐政治有两大弊端,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政。长期在京城为官的韩翃应该对此有所认识,把这一认识自然不自然地流露在诗中也是情理之中的。只是这一表达含蓄深隐,不易为人察识。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卷一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评价确当。

在艺术上,本诗用语浅易却含意深刻,没有大历诗人普遍的重雕琢而无内容的毛病。中唐时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上评韩翃诗云:“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多士之选也。”评价妥当,这首诗可为代表。

作者:吴中胜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08-30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