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释义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鉴赏】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柳宗元带着一家老小跋山涉水来到比永州更为偏僻荒凉的柳州。此诗便为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所作。“浩初上人”是潭州(州治即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此时刚从临贺前往柳州与柳宗元会面。在佛教术语中,具备德智善行的人被称为“上人”,后来便以此词作为对僧人的敬称。柳宗元与浩初上人一同看山,乡愁陡生,心有所感,写下此诗。

柳州地处广西,近海,故曰“海畔”。广西多奇峰,层峦叠嶂,拔地而起,突兀直立,排闼杳至,“群峰削玉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诡谲峭奇,像锋利的宝剑,剑剑直刺天空。在诗人的眼中,巉削陡峭的群山,转化为无数利剑的锋芒,一点点地割断诗人的愁肠。这一比喻可谓大胆新颖,却又恰到好处,贴切地写出诗人沉痛的感情。苏轼曾在《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中化用这两句诗云“割愁还有剑芒山”,自注“柳子厚云:‘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皆岭南诗也”。

诗人此时约有三十六七岁,但是身体状况却非常糟糕,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严重摧残了柳宗元的身体与心灵。早在永州时,他已是“百病所集”、“不食自饱……内消肌骨”(《寄许京兆孟容书》)。待到再贬柳州,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身体更糟了。然而作者并没有绝望,也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与坚强的信念,贬谪生活使他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不得朝廷重用,但是仍然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在柳州这块小地方作出不少政绩来。自从到达柳州任上,他就决心要为柳州人民办些好事,以改变柳州贫困落后、不开化的现状。他坚持“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施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治措施,兴办学校、解放奴婢、废除人身抵押制度。经过三年的努力,柳州开始显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

然而再大的功绩也阻挡不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故乡远在长安,自己却被贬荒地,归乡不得,甚至远得连故乡的山影都看不见,望乡不能的痛苦,在本来就易心事重重的秋季更是如尖刀一般直割愁肠。他甚至渴望自己可以化作千千万万个身子,被风吹散飘落到尖尖的山顶之上,那么自己就可以借助山的高势看见故乡远远的一片云影了,这种感情,恐怕只有历尽坎坷的远方游子才能体会。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55-45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