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清溪行
释义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鉴赏】安徽池州风景宜人,尤其是清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颇受人们喜爱。天宝十二载(753)秋,李白游池州,写下了许多赞美清溪的诗篇,这是其中之一,又名《宣州清溪》。

这首诗紧紧扣住清溪“清”的特色展开,先总写清溪给诗人的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清溪之水色,与众不同,诗人的心也仿佛随之变得清净明亮。溪水之清,超过了许多作者所游历的名川大河。新安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如沈约有诗《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但即使那里的水也比不上清溪的清澈。人行走在清溪岸边,鸟穿越在山间,这些倒映在溪水中,就如同人在明镜中,鸟在屏风里,恍如进入仙境一般。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可能受到了沈佺期的名句“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的影响,或是从相传为王羲之所作的“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两句脱化而来,但李白的这两句,写景更为生动细致,语言更为精丽工整。王、沈二人所作,以镜为喻,确实写出了湖水、潭水的清澈明亮,也生动地传达出了他们如身临其境的愉悦心情。李白则不用“疑”、“似”、“如”之类的模糊词语,直说人行走在明镜之中,写实性更强,不容人置疑,也更真切地表达出了他为清溪之清水所迷的感受。诗人面对如此美景,自有一番怡然之情,但沉浸在清寂的氛围里,孤独的感受也会随之滋生。所以傍晚时猩猩的啼叫,就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怀,似乎是在为他的长期飘零而哀鸣。诗人情绪的低徊,反映出了他内心的落寞悒郁,留下无穷的回味。《唐宋诗醇》对结尾尤其赞赏:“伫兴而言,铿然古调,一结有言不尽意之妙。”

作者:鲁林华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3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