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春怨
释义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鉴赏】这首诗记录了一位思妇春日睡醒时的一段愁怀离绪。这愁绪是由黄莺引发的,诗境便围绕黄莺展开。首句“打起黄莺儿”如奇峰陡起,造成一个悬念。尽人皆知,黄莺本是春天的使者,它飞来飞去,为春天唱着赞歌,十分逗人喜爱。今天偶尔停在这位诗中人庭树枝头上,既无老鹰捕捉小鸡的歹念,又不似鸱鸮预示什么不祥,可以说哪一点也不会惹着谁,而诗中人却要“打起黄莺儿”,真不太近情理了。有了这个悬念,读者便急于弄个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句作出解答,其所以要把黄莺打起,并不关来意善与不善,目的是为了“莫教枝上啼”。这样的回答更让人感到稀奇,因为黄莺的叫声绵蛮娇婉,历来以动听著称。人们不禁还要疑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悦耳的莺啼不要听,难道要听聒耳的乌啼不成? 第三句又作出解释,“莫教啼”仅仅是怕“啼时惊妾梦”,并不关悦耳不悦耳的事。但读者自然不能满足这一解释,会进而疑问:该不是韦应物《听莺曲》中所说的“懒妇梦”吧(韦应物《听莺曲》有“谁家懒妇惊残梦”之句)?诗的最后一句说得明白: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唯恐“不得到辽西”。“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是诗中女子所思念的人的居留地。至此,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位征人的妻子,她朝朝暮暮在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关山阻隔,会面无因,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偶然一见。但“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因此她的“打起黄莺儿”的念头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深切同情。

黄莺在这首诗里是个重要角色。有人说:如果这位闺中少妇做的梦是像岑参《春梦》和张泌《寄人》所写的那样,在梦中会到了所思念的人,那么,这个“惊妾梦”的黄莺就实在该打。但如果她做的梦是像张仲素《秋闺思》所写的:“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那么,就以不打为是。当然,出于对弱女子“天长路远魂飞苦”的同情,这样考虑问题是对的。但既然她已把“关山难”置之度外,必欲梦中一晤而后已,则眼前这只黄莺儿自宜格打勿论。这类诗不是一般的思亲念远之作,它们除了儿女之情外,还反映了当时兵役制度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有着深刻的时代内容。

这首诗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以倒叙代替平铺直叙,使小诗有了句句设疑,层次重叠,曲折顿挫的特点,同时又有词意连属,环环相扣的连贯气势。王世贞说这首诗:“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潜则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作者:杨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605-60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6: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