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竹里馆
释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鉴赏】《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诗人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作者对大自然真挚的喜爱从诗中流露,正如清代宋征璧在《抱真堂诗话》中说:“王摩诘胸中真有辋川,非强为之词者。”

本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通过描绘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场景,写出了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达了作者不受俗世纷扰的超然世外的悠然闲适的心情。明代顾璘在《王孟诗评·王诗》中说:“一时清兴,适与景会。”作者正是在意兴清幽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落笔成篇的。

前两句描绘了隐居之士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这里以弹琴长啸,反衬出竹林的幽静。简朴清丽的笔墨营造出有景有声的画面、幽静闲远的气氛。作者作为隐士,在这一幅看似有些寂寞的画里却自得其乐,尘虑皆空,体现出作者宁静、淡泊的心情。“弹琴”“长啸”也体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情趣。

后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无人相伴,但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到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好友,足见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诗人高雅的志趣虽不易引起别人共鸣,但与明月相照,相信有志同道合之人,心中并不觉得寂寞。沉浸在月下深林,怡然自得,别具一番滋味,作者的心境也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

本诗的意境清新静谧。竹林幽静,月光皎洁,诗人不禁诗兴大发,仰天长啸,一吐心中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全诗由简单的词句构成,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美在神不在貌,而其神是蕴含在意境之中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作者心性和所写景物的特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外在景与内心情融合无间、融为一体。语言上则从平淡中见韵味,拆成单句来看平淡无奇,而整体看来,内含意境无法言喻。自然平淡的风格美与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清代黄叔灿说:“《辋川》诸诗,皆妙绝天成,不涉色相。止录二首(《鹿柴》、《竹里馆》),尤为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正是诗中将这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描绘得淋漓尽致才赢得了如此评价。

诗人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富有诗情画意,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空明澄净的月夜幽林画,融情景于一体。通过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着力渲染幽静的意境与寂寞的情怀,却不觉消极情绪,反倒感受到了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林锦萍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94-95-9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