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送上人
释义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鉴赏】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刘长卿为灵澈留下许多诗作,多为送别,都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惜别不舍之情。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指的正是灵澈。诗人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讽劝其不应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个地方已被世人所熟知,不能说是隐居之地,应另寻福地。清代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说:“即终南捷径之意。”

诗中第一、二句说孤云陪伴着野鹤居住在天上,又怎么能到人间来住呢?“野鹤”指的是世外高人,超脱世俗之人,这里指的是灵澈上人。而反问的语气突出了上人的清高,也为下文对入山隐居提出的警示埋下伏笔。以孤云野鹤为例来引出上人不该隐居在俗地的道理更易于理解,也更有说服力。

诗中第三、四句说不要买沃洲山这样时人尽知的名山来归隐,沃洲山在当时是名山,即为众人皆知的世俗之地,象征俗地不适合隐居。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道:“有‘三宿桑下,已嫌其迟’意,盖讽之也。”言语委婉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隐含揶揄灵澈入山不深。但作为好友能够提醒灵澈归隐应深,不应与世俗纠葛过多,也足见友谊深厚。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未见直言惜别不舍之情抑或是挽留。前两句用孤云野鹤作为例子,从正面规劝灵澈想要当孤云野鹤,就应当隐居,而隐居也应当透彻,从而引出后两句诗。其中也隐含了做事不应三心二意的道理,既然选择了隐居山中,就不应选择世俗名山之地,应当远离尘世纷扰,安于淡泊。

诗人的诗大多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清代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中评价诗人道:“峭刻浑成。”即文笔锐利之意。诗中直言“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都足见笔尖犀利肃穆。虽无直说惜别之情,但通读全诗,领会个中婉言劝勉之后,自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好友的浓浓情义。

作者:林锦萍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98-19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