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边词
释义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鉴赏】张敬忠生卒年不详,两唐书亦无传。这首诗大约是他在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幕下时所写。

在此以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曹操、曹丕、王粲、陆机及高昂等人有从军经历外,大多数的边塞诗作者缺乏对边地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往往凭借想象,模仿汉魏边塞乐府诗进行创作。在这种写作模式中,边景描写也是通过模拟和想象来完成的,故而在意象选择上呈现集中化、同质化倾向。如写地理则冰川、陇水、关塞、黄沙,写动植物则衰草、枯树、飞蓬、鸿雁,写地名则陇头、雁门、阳关、阴山……诗人们运用密集的边塞意象,突出边塞高寒、萧条的特点,从而抒发思乡怀归的凄苦情怀。虽亦有佳作,但不免存在概念化、印象化、较浮泛等问题。

初唐时期边塞诗歌的数量较少,充满诗坛的是应制、奉和、侍宴等宫体诗。沉沦下僚的初唐四杰则把目光投到更广阔的江山塞漠,写下不少边塞诗歌。他们的作品在描写边塞景物风光时,常借辽远、壮阔的景象或戍边征战的艰苦来衬托慷慨赴边、保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张敬忠这首《边词》同样描写边塞风物,却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面貌。

首句可谓全诗总述:“五原春色旧来迟”。“五原”,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这一带地处塞漠,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旧来迟”,表示一直以来就是这样,流露出一种自然如此、坦然受之的意味。此后,作者就五原春迟展开描述。农历二月,五原的杨柳还没有发出新芽。这一句背后隐藏着作者对长安春天的追忆。这时的长安,应已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了。

三、四句以流水对的形式再次明确对比:到五原河畔冰雪消融的时候,长安已经是落花时节。这里与首二句之间,存在着初春到暮春的时间差,在出句与对句中,则存在着两地风物的对比。但只是客观比较,并无高下之分。在对遥远的故乡景物的回忆中,诗人流露出思乡情绪,但并不因此绝望凄苦,这里的春天虽然来得晚,毕竟已“河畔冰开”,暖意萌动。

这首反映边地生活风情的诗,相比六朝边塞诗密集的边塞意象,其意象更为疏朗;对比六朝诗人不免空疏的想象之词,张敬忠的亲身体会显得更加生动细腻。诗人并不极力突出边塞的萧瑟、苦寒,也因此而并未流露出沉重的叹息,或身处穷荒绝域的孤凄。诗人没有借边塞的荒凉、空阔来衬托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故而诗中也没有慷慨言辞掩盖下的焦虑与渴望。与其他或雄壮或悲凉的边塞诗相比,这首诗流露出一种顾盼自如的盛世情调与宁静之美,诚如刘永济所评:“此边词而不言边塞之苦。但用对比手法将河畔与长安两两相形而意在言外,且语意和平,可想见唐初国力之盛。”(《唐人绝句精华》)

作者:冯丽霞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3-4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