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访隐者不遇
释义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鉴赏】贾岛不以五绝著称,诗歌风格也偏于奇僻险峻。尽管如此,并不妨碍《访隐者不遇》成为他绝句的压卷之作。

诗歌内容简单浅显,如与老妪对话,毋庸细解。诗歌之所以久负盛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其妙处就在于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上。题目交代诗人寻访归藏山林的隐士却遭遇了空舍,诗人淡淡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于是诗人不由得仔细观察起隐士房舍周围的景物。《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为了给诸葛亮的出现制造气氛,以衬托出他的高风亮节,对诸葛茅庐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然而诗歌不可像小说那样铺张,因此诗人极其简洁地拈取了“松下”这一典型的意象。松在古代是高洁正直的象征,暗喻了隐士的人格特点,与《三国演义》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童子”这一意象也不随意,交代了隐者的身份特征,诸葛庐里也有童子,道教里常出现修炼的童子,尊道长为师,因此隐者应该是个道士,道教以炼丹为要,于是就有了下句的“采药”。

自葛洪发明炼丹术,见于各种典籍记载的原料,如汞、丹砂、雄黄等药物,多数是隐藏深山而待人寻觅发掘的。既然隐者采药,遁入深山,那么到底会在哪里采获,何时回来,包括隐士自己,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童子的答复虽然含混,倒也是事实。也许诗人问起童子,多少燃烧起数丝希望的火苗,到这里全然死灰了。“云深”既描绘着山的辽阔广淼,也表明隐者的生活如闲云野鹤般逍遥,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此次的拜访将徒劳而返。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是富有哲理的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就学习科学文化而言,一切对于自然和社会的问题,都能够在浩渺的书本和艰辛的实验中获得满意的解释,如果学生拒绝勤奋不辍的刻苦钻研,那么自然寻找不出答案的所在了。

如上所述,本诗的意象是经过精挑细选,充分反映了隐者的身份,同时诗歌也营造了淡然的意境,给人一种冲和的感觉。场景选择精粹,转换自然,毫无拖沓繁复之弊。

作者:徐昌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87-48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