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赠婢
释义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鉴赏】这首诗背后有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秀才崔郊寓居襄阳姑母家,与家中婢女相爱。婢女端庄美丽,通晓音律。后来却因姑母家贫,被卖给当时的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崔念念不忘,思慕不已,一次寒食节,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相遇,相对垂泪,崔写下这首诗,后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这个故事首见于唐范摅《云溪友议》“襄阳杰”条。

故事最终虽然有了个可喜的结局,但这一偶然性结局却无法遮盖弱肉强食社会普遍性的悲剧现实。

诗歌首二句构造了两种鲜明的对比:公子王孙和“绿珠”,一方是豪强权贵,一方是卑微的婢女侍妾,悬殊地位的对比,暗示出故事的发展走向;前者争先恐后的追逐,侧面烘托出女子的美貌,但后者并不欣喜,态度的对比表现出女子的身不由己和内心深沉的痛苦。这样的反差,含蓄揭示了弱者在强权面前的无力和无奈。“绿珠”是东晋石崇宠姬,美貌,善吹笛,能歌舞。权臣贾谧被诛后,石崇因与贾谧同党被免官。赵王司马伦专权,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石崇坚持不给。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石崇被收下狱,后被杀。绿珠也坠楼而死。诗人借“绿珠”典故,一方面表现了女子美丽、通音律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借绿珠的故事暗示出她被权贵强夺的不幸遭遇。

三、四句则借“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概括出寒门情侣长久、无止境的痛苦。“侯门”,对应首句的“公子王孙”;“深如海”的比喻,表达出豪门威逼之下,弱者的绝望感受:无边无际,深不见底,得不到解脱。“萧郎”代指诗中与女子倾心相爱的男子。从唐代开始,这一词在诗文中广泛出现,成为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的代名词。如元稹《襄阳为卢窦纪事》:“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萧郎卸玉钗”;于鹄《题美人》:“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施肩吾《赠仙子》:“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等。“萧郎”和“路人”的鲜明对比,表明面对情人,却只能形同陌路,揭示出豪门权贵约束人身自由、践踏人的情感的冷酷现实。

诗人以此诗赠给心上人,既写了女子的不幸,也描述了自己所爱被劫夺的哀痛,而造成这种痛苦的,正是那些只顾个人喜恶的侯门贵族、公子王孙。作者并没有直接指斥,但诗中流露出的弱者的哀怨、深沉的绝望,却比直露的指斥更厚重,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诗中的情感实际上也超越了一己的悲欢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侯门如海”“萧郎陌路”亦因其形象性、概括性而凝聚成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

作者:冯丽霞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68-46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