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赠项斯
释义 赠项斯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鉴赏】 韩愈在《马说》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人事问题。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才,但往往报国无门,赍志而殁,究其原因,是当权者或者缺乏品评人物的眼力,或者担心被引荐者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总之,“千里马”的沉沦下僚,往往是当权者满腹私心杂念、缺乏公正裁量所造成的。

但是杨敬之绝不是这样的人物。此诗的写作年代,已无法考量,根据南宋计有功《唐诗记事》记载,项斯开始还未为人所知晓,于是以行卷谒见杨敬之。杨读了之后,赏其才华,因赠此诗。未过多久,杨的诗在长安流传,第二年项斯即被擢用。唐代士人的行卷、温卷之风颇为盛行,以求被铨选的主事者所知晓,在考试中给予必要的关注。项斯就是这个态度,当时杨敬之任国子祭酒,而且“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于是给项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诗人好几次看到项斯的诗歌,总是夸不绝口。那么“好”在哪里呢?难道是意境高远? 或者是寄托遥深?还是议论精辟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于杨敬之眼力所及,却是上乘之作。俗话说“文如其人”,诗歌写得既好,人品自然不差,诗人接见项斯时,想必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见到项斯后,仍然不免惊讶了一回,他的容貌举止、谈吐风雅,都超出了诗人的想象,反而使诗人欣喜不已。通过诗人的赞赏,将项斯的文采风流吐露殆尽。

我们知道,杨敬之爱好文士,凡有佳作,孜孜讽诵,痴迷不已。正因为如此,他也乐意推荐后进。“平生不解藏人善”,诗人说自己不懂得掩藏别人的好处,这句话似有为而发,前文我们提到过一些当权者因私心杂念埋没人才的事实,由此更见出诗人的可贵之处。所谓的“不解”其实是不愿意而已,其中透露出对不良风气的针砭。为了使才尽其用,他可能在各种场合,或到权力部门去推荐项斯,一方面为他营造良好的社会口碑,一方面使他尽快获得赏识,从而得到擢用。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二年项斯就如愿以偿了。“说项”这个典故就源自此诗,意思是善于发现并宣传人的好处。

本诗浅显易懂,连贯畅达,一气呵成,鲜明地反映了诗人孜孜不倦提携后进的“伯乐”形象。

作者:徐昌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80-481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9:38:24